拼音qiǎn guī
注音ㄑ一ㄢˇ ㄍㄨㄟ
繁體遣歸
1.孫夫人欲強余釋放而以經國遣歸相誘。
2.馬援修城郭,開水田,恢復生產;對于居住塞外從事游牧的羌人,遣歸附的羌豪楊封等前往勸諭,皆來和親。
3.因朱有生前曾上奏折表示“身后務從儉約,以省民力”,故明英宗下旨命“妃、夫人以下不必從死,年少有父母者遣歸”。
4.清朝的康熙年間,俄羅斯始有留學生來華學習,多在國子監學習滿、漢語言,由專人教授,學成遣歸。
5.1748年春,災情好轉,他便發放路費,將難民遣歸各處。
6.歷史沒有記載,不知沒有子嗣的寵妃慎夫人,是否也在遣歸之列?漢時不重貞節,饒是如此,漢文帝之舉,不啻是“鑿空”,也令人嘖嘖稱嘆。
7.除此之外,作為元祐黨人的晁補之后來被遣歸故里,于是修造歸來園,自號歸來子。
8.照過去的舊例,到歲末主上要對遣歸的衛士進行犒賞酒食,舉行驅陰導陽驅除疫鬼的大儺儀式。
9.捐增監獄口糧,遍濟病囚醫藥,倡贖被掠良民子女數百口,資給路費遣歸。
10.后因彈盡糧絕自行解散,余眾遣歸十萬大山,圖謀再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