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ī mín
注音ㄕ ㄇㄧㄣˊ
1.那些見利忘義的小人,喪失民族氣節的敗類,常常以敵為友,甚而認賊作父。
2.臣懼有司未詳其事,如復誅戮,益失民望,乞垂天恩,原赦瑩罪,哀矜庶獄,清澄刑網,則天下幸甚!
3.此外,“行政院長”吳敦義快速回應民意,強調“順民者昌,失民者亡”,“公路局長”因燃料手續費加8元新臺幣而丟官等,一改過往施政脫離民意的形象。
4.蘇俊賓表示,吳敦義在會中更特別針對此事發表八字箴言“順民者昌,失民者亡”,希望能夠時時刻刻保持同理心、言行一致。
5.滋事分子惹人煩厭,也難以為繼,以此手法宣揚主張,肯定失民心。
6.民為邦本,喪失民心,就將喪失天下。
7.在上位的人,一定要廣開言路,從善如流,否則獨斷獨行,必將喪失民心,遭致覆鼎之禍。
8.中國的文人,歷來重氣節。一個畫家如果不愛民族,不愛祖國,就是喪失民族氣節。畫的價值,重在人格。人格,愛國第一。李苦禪?
9.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亂?失民心而已。王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