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轄留賓的成語故事
拼音tóu xiá liú bīn
基本解釋轄:車軸的鍵,去轄則車不能行;投轄:丟掉轄。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陳遵傳》:“遵嗜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
暫未找到成語投轄留賓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投轄留賓)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萬古留芳 |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你若存的趙氏孤兒,將名標青史,萬古留芳。” |
三告投杼 | 《戰國策·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 |
下井投石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他一見憲眷比從前差了許多,曉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說他的壞話。” |
下榻留賓 | 南朝·梁·沈約《和謝宣城》詩:“賓至下塵榻,憂來命綠樽。” |
不賓之士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周黨傳》:“天子以示公卿,詔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賓之士。’” |
不留余地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第11卷:“此狐眼光如鏡,然詞鋒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
不留痕跡 | 王朔《我是“狼”》:“你甚至能和辦公室里那些和你一樣閑得難受的同事討論怎么才能不留痕跡地殺人絲毫不會引起懷疑。” |
東投西竄 | |
中留不報 | |
舉手投足 | 唐 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 “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
義氣相投 | 明·崔時佩《西廂記·金蘭判袂》:“同袍兄弟勝同袍,義氣相投漆和膠。” |
乘間投隙 | 宋·辛棄疾《九議之一》:“然而特怵于天下之士不樂于吾之說,故切切然議之,遂使小人乘間投隙,持一偏可喜之論以媒己私利。” |
九流賓客 | 《梁書 蕭子顯傳》:“見九流賓客,不與交言。” |
五體投地 | 《梁書 中天竺國傳》:“今以此國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歸屬,五體投地,歸誠大王。” |
五體投誠 | |
人死留名 | 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 王彥章傳》:“彥章武人,不知書,常為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
以卵投石 | 先秦 墨翟《墨子 貴義》:“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猶以卵投石也,盡天下之卵,其石猶是也,不可毀也。” |
以水投水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說符》:“若以水投水,何如?” |
以水投石 | 三國·魏·李康《運命論》:“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 |
以石投卵 | 《孫子·勢篇》:“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晉書·溫嶠傳》:“今之進討,若以石投卵耳。” |
以石投水 | 三國 魏 李康《運命論》:“及其遭漢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
以碫投卵 | 《孫子·勢篇》:“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 |
以膠投漆 | 唐·孔穎達《〈春秋正義〉序》:“晉世杜元凱又為《左氏集解》,專取丘明之傳以釋孔氏之經,所謂子應乎母,以膠投漆,雖欲勿合,其可離乎!” |
以蚓投魚 | 《隋書 薛道衡傳》:“魏收曰:‘傅縡所謂以蚓投魚耳。’” |
倒屣迎賓 | 唐·楊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金友玉昆,良田廣宅,而能吐食下士,倒屣迎賓。” |
借書留真 | 《漢書·河間獻王傳》:“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 |
停留長智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91回:“常言道\'停留長智\'。那妖精倘或今晚不睡,把師父害了,卻如之何?” |
偶變投隙 | 宋·秦觀《謝王學士書》:“每觀今時偶變投隙之士,操數寸之管,書方尺之紙,無不拾取青紫為宗族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