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乾夕惕的成語故事
拼音zhòu qián xī tì
基本解釋形容日夜勤勉戒慎。
出處語出《周易 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前蜀 杜光庭《賀臣體漸痊愈表》:“晝乾夕惕,焦勞而腠理愆和旰食宵衣,憂軫而寒暄爽候。”
暫未找到成語晝乾夕惕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晝乾夕惕)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只爭朝夕 | 毛澤東《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zhuǎn),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
一夕一朝 | 《朱子語類》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謂:臣弒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
旦夕之間 | 漢·無名氏《焦仲卿妻》:“蒲葦一時(shí)紉,便作旦夕間。” |
朝令夕改 | 唐 元稹《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jié)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煩,自非有為而為。” |
今夕何夕 | 《詩經(jīng)·唐風(fēng)·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宋·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詞:“扣舷獨(dú)笑,不知今夕何夕。” |
顛乾倒坤 |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二回:“我平生有個(gè)癖見,以為天地間最可寶貴的是兩種人物,都是龍?zhí)⒕岬木瘢嵡估さ氖侄危愕朗鞘裁茨兀俊?/td> |
夕陽西下 | 元·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
夜行晝伏 |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秦策》:“伍子胥櫜載而出昭關(guān),夜行而晝伏,至于蓤夫。” |
一朝一夕 | 《周易 坤》:“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
朝乾夕惕 | 《周易 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
顛倒乾坤 | 曾樸《孽海花》第12回:“以為天地間最可寶貴的是兩種人物,都是有龍?zhí)⒕岬木瘢嵉骨さ氖侄危愕朗鞘裁茨兀俊?/td> |
命在旦夕 | 唐 陳子昂《為建安王與諸將書》:“盡病水腫,命在旦夕。” |
朝干夕惕 | 《周易 干》:“君子終日干干,夕惕若厲,無咎。 |
朝斯夕斯 | 《三字經(jīng)》:“朝于斯,夕于斯。” |
朝不保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長也。” |
危在旦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太史慈傳》:“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 |
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 |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那廝恰才無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張千,你再去看來。” |
白晝見鬼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龍香嘻的一笑道:‘白日見鬼!枉著人急了這許多時(shí)。’” |
日干夕惕 | |
晨兢夕厲 | 《宋書·袁粲傳》:“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滯猶積,晨兢夕厲,每惻于懷。” |
以夜續(xù)晝 | 《南史·謝靈運(yùn)傳》:“靈運(yùn)表陳疾,賜假東歸。將行,上書勸伐河北,而游娛宴集,以夜續(xù)晝。” |
月夕花晨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局詐》:“程為人風(fēng)雅絕倫,議論瀟灑,李悅焉。越日折柬酬之,歡笑益洽。從此月夕花晨,未嘗不相共也。” |
兢兢乾乾 | 《新唐書 獨(dú)孤及傳》:“兢兢乾乾,以徼福于上下,必能使天感神應(yīng),反妖災(zāi)為和氣矣。” |
命在朝夕 | 東漢·班固《漢書·龔勝傳》:“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隨使君上道,必死道路。” |
朝朝暮夕 | |
朝夕不保 | 蔡?hào)|藩《五代史演義》第36回:“妾伏念先皇帝頃在并汾,適逢屯難,危同累卵,急若倒懸,智勇俱窮,朝夕不保。” |
乾乾翼翼 | |
朝華夕秀 | 晉·陸機(jī)《文賦》:“謝朝華于已披,啟夕秀于未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