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匪惠的成語故事
拼音fěi jí fěi huì
基本解釋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備這兩位賢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駕馭的人。
出處《舊唐書·司空圖傳》:“匪夷匪惠,難居公正之明;載省載思,當徇棲衡之志,可放還山。”
暫未找到成語匪夷匪惠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匪夷匪惠)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夷為平地 | 孫犁《我的綠色書》:“為了方便,把假山、小河,夷為平地,抹上洋灰,使它寸草不生,成了停車場。” |
受益匪淺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56回:“若能眾位豪杰常常聚首,教導小兒,卻是受益匪淺!” |
匪夷所思 | 《周易 渙》:“渙有丘,匪夷所思。” |
以夷制夷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鄧訓傳》:“議者咸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護。” |
夷然自若 | 《魏書 盧義僖傳》:“內外惶怖,義僖夷然自若。” |
肉眼惠眉 | |
尊王攘夷 |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經學變古時代》:“但尊王攘夷,雖春秋大義,而王非唯喏趨伏之可尊,夷非一身兩臂之可攘。” |
敵惠敵怨 | 《左傳·文公六年》:“夷之蒐,賈季戮臾駢,臾駢之人欲盡殺賈氏以報焉,臾駢曰:‘不可,吾聞前志有之曰:敵惠敵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 |
化險為夷 | 唐 韓天卿《平蠻頌序》:“變氛沴為陽煦,化險阻為夷途。” |
通商惠工 | 《左傳·閔公二年》:“務材訓農,通商惠工。” |
小恩小惠 | 清 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杰》:“偶有一個狡猾的民賊出來,略用些小恩小惠來撫弄他,他便歡天喜地感恩戴德。” |
以夷伐夷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鄧訓傳》:“議者咸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護。” |
毀宗夷族 | 晉 陸機《謝平原內史表》:“方臣所荷未足為泰,豈臣蒙垢含吝所宜忝,竊非臣毀宗夷族所能上報。” |
匪石匪席 | 《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匪朝伊夕 | 《周書·文帝紀上》:“今若召悅授以內官,臣列旆東轅,匪朝伊夕。” |
鄙夷不屑 | 葉圣陶《倪煥之》九:“難得笑的平板的臉上卻浮著鄙夷不屑的笑意。” |
匪伊朝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嬰寧》:“我有志,匪伊朝夕。” |
詈夷為跖 | 明 沈德符《野獲編 言事 言官一言之失》:“其他占風望氣,詈夷為跖,自棄名教者,固不可勝數矣。” |
惠風和暢 |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
秀外惠中 | 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 |
不費之惠 | 《二刻折案驚奇》卷十:“那時是白得來的東西,左右是不費之惠,料然決不怠慢了我們。” |
江左夷吾 | 《晉書·溫嶠傳》:“于時江左草創,綱維未舉,嶠殊以為憂。及見王導共談,歡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復何慮!’” |
惠子善譬 | 《新序·善說》:“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無譬,則不能言矣。” |
匪匪翼翼 | 《詩經·小雅·四牡》:“四牡匪匪。”《詩經·小雅·采芑》:“四騏翼翼。”《禮記·少儀》:“車馬之美,匪匪翼翼。” |
不夷不惠 | 漢 揚雄《法言 淵蹇》:“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歟?’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間也。’” |
用夏變夷 | 《孟子 滕文公上》:“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于夷者。” |
背惠食言 | 《周書 楊薦傳》:“薦至蠕蠕,責其背惠食言,并論結婚之意。” |
惠子知我 | 惠子指惠施,戰國宋人,在先秦諸子中屬名家,為莊周契友。惠死后,莊周過其墓,曾借匠石斫堊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見《莊子·徐無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