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奔逐北的成語故事
拼音zhuī bēn zhú běi
基本解釋追擊敗走的敵軍。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田單列傳》:“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
暫未找到成語追奔逐北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追奔逐北)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奔走相告 | 宋 張孝祥《壽芝頌代愡得居士上鄭漕》:“詔天下之日,淮民歡呼,奔走相告,自州達之縣。” |
南轅北轍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 |
萬馬奔騰 | 宋 劉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 |
走南闖北 | 老舍《龍須溝》第二幕:“這年月呀,女人尊貴啦,跟男人一樣可以走南闖北的。”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晉劇《打金枝》第二場:“父王的江山,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戰,東蕩西殺,十大汗馬功勞爭來的。” |
奮起直追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29回:“義無反顧,惟有群策群力,奮起直追,迅電華會代表,堅持原案。” |
北斗之尊 | 唐·李又《沙門弘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制》:“地出南關遠,天回北斗尊。” |
嫁雞逐雞 | 宋 歐陽修《代鳩婦言》:“人言嫁雞逐雞飛,安知嫁鳩被鳩逐。” |
南箕北斗 | 《詩經 小雅 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
急起直追 | 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35回:“急起直追,猶虞不及。” |
群空冀北 | 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 |
泰山北斗 | 《新唐書 韓愈傳贊》:“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
隨波逐流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
你追我趕 | 《新華半月刊》1960年第14期:“我們正處在一個你追我趕、飛躍向前的建設熱潮中。” |
疲于奔命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使敵疲于奔命,人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剋也。” |
奔逸絕塵 | 先秦 莊周《莊子 田子方》:“顏淵問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成玄英疏:“奔逸絕塵,急走也。” |
隨風逐浪 | 唐·吳融《商人》詩:“隨風逐浪年年別,卻笑如期八月槎。” |
南阮北阮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富,南阮貧。” |
棄子逐妻 | 唐·韓愈《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上恩雖宏,下困猶甚,至聞有棄子逐妻以求口食。” |
舍本逐末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上農》:“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
笑逐顏開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母親方才轉憂為喜,笑逐顏開道:\'虧得兒子崢嶸有日,奮發有時。” |
思所逐之 | |
眉南面北 | 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你見了這李廉使都眉南面北,多管是那相公每饑嗔的這飽喜,則為我無過犯難投牢相機。” |
天南地北 | 元 關漢卿《沉醉東風》:“咫尺的天南地北,要時間月缺花飛。” |
白首北面 | 隋 王通《中說 立命》:“瓊曰:‘夫子十五為人師焉,陳留王孝逸,先達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豈以年乎?瓊聞之,德不在年,道不在位。’” |
馬空冀北 | 唐·韓愈《送石處士序》:“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 |
南征北戰 | 唐 柳宗元《封建論》:“歷于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 |
南去北來 | 唐 杜牧《漢江》:“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