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雷掣電的成語故事
拼音hōng léi chè diàn
基本解釋雷聲隆隆,電光閃閃。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2回:“黛玉聽了這話,如轟雷掣電,細細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真切。”
暫未找到成語轟雷掣電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轟雷掣電)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歡聲雷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97回:“宋先鋒大喜,傳諭各門將佐,統領軍馬,次第入城。兵不血刃,百姓秋毫無犯,歡聲雷動。” |
風馳電掣 | 《六韜 龍韜》:“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 |
雷霆萬鈞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山傳》:“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 |
平地一聲雷 | 五代 前蜀 韋莊《喜遷鶯》詞:“鳳銜金榜出云來,平地一聲雷。” |
雷大雨小 | |
轟轟烈烈 | 宋 文天祥《沁園春 題張許雙廟》詞:“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轟轟一場。”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戰國·楚·屈原《楚辭·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
如雷貫耳 |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 |
雷厲風行 | 宋 曾鞏《亳州謝到任表》:“運獨斷之明,則天清水止;昭不殺之戒,則雷厲風行。” |
石火電光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四:“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石火電光,已經塵劫。’” |
轟動一時 | 魯迅《馬上日記》:“治好了走出,沒有知道,死掉了抬出,就轟動一時了。” |
風掣雷行 | 清·無名氏《游越南記》:“洋場馬路,縱橫井井,雖不及上海之平坦,而馬車洋車往來絡繹,風掣雷行。” |
大發雷霆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5卷:“陳秀才大發雷霆。” |
烈火轟雷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4回:“性子又烈火轟雷似的,煞是不好說話。” |
紫電清霜 | 唐·王勃《滕王閣序》:“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 |
歡聲如雷 | 宋·陸游《太液黃鵠歌》:“須臾傳召宴公卿,歡聲如雷動天地。” |
飆發電舉 | 《明史 戚繼光傳》:“大猷老將務持重,繼光則飆發電舉,屢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
飆舉電至 | 漢 桓寬《鹽鐵論 世務》:“匈奴貪狼,因時而動,乘可而發,飆舉電至。” |
五雷轟頂 | 老舍《龍須溝》:“要是我從中賺一個錢,天上現在有云影,教我五雷轟頂。” |
黃鐘毀棄,瓦缶雷鳴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鼠輩鴟張其若是哉!黃鐘毀棄,瓦缶雷鳴。蠢茲幺幺,毒害乃爾。” |
迅雷不及掩耳 | 《晉書 石勒載記上》:“出其不意,直沖末抷帳,敵必震惶,計不及設,所謂迅雷不及掩耳。” |
鬼出電入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原道訓》:“雷聲雨降,并應無窮,鬼出電入,龍興鸞集。” |
不敢越雷池一步 | 晉 庾亮《報溫嶠書》:“吾憂西陲過于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
暴跳如雷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嚴貢生越發惱得暴跳如雷。” |
雷打不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每天的勞動可是雷打不動的,從下午兩點一直要干到吃晚飯。” |
星馳電掣 | 《周書·段永傳》:“若星馳電發,出其不虞,精騎五百,自足平殄。” |
風激電飛 | 《三國志 蜀志 郤正傳》:“云合霧集,風激電飛,量時揆宜,用取世資。” |
不越雷池 | 晉·庾亮《報溫嶠書》:“吾憂西陲,過于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