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館秦樓的成語故事
拼音xiè guǎn qín lóu
基本解釋指妓院。
出處元·關漢卿《斗鵪鶉·女校尉》曲:“茶余飯飽邀故友,謝館秦樓,散悶消愁。”
暫未找到成語謝館秦樓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謝館秦樓)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唐 許渾《咸陽城東樓》詩:“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珍樓寶屋 | 《淵鑒類函·佛寺三》:“唐高力于來廷坊建佛寺,珍樓寶屋,竭盡國資。” |
上樓去梯 |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琦乃將亮游觀后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
敬謝不敏 |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使士文伯謝不敏焉。” |
亭臺樓閣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雖然算不得大園庭,那亭臺樓閣,樹林山水,卻也點綴結構得幽雅不俗。” |
更上一層樓 | 唐 王之渙《登鸛鶴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人去樓空 | 唐 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
空中樓閣 | 唐 宋之問《游法華寺》詩:“空中結樓殿,意表出云霞。” |
萬丈高樓平地起 | 沈從文《虎雛再遇記》:“他記得一句格言:‘萬丈高樓平地起’,他因此永遠能用起碼名分在軍隊里混。” |
朝秦暮楚 | 明 畢魏《竹葉舟》:“因見貴戚王愷,富堪敵國,比太仆更覺奢華,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近水樓臺先得月 | 宋 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錢唐,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公即薦之。” |
新陳代謝 | 郭沫若《少年時代 黑貓》:“辛亥革命以后,因宦海中起了新陳代謝的宏波,于是政法風更成了狂風。” |
寸木岑樓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 |
謝天謝地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方才聽得棺中有聲響,想古人中多有還魂之事,望你復活,所以用斧開棺,謝天謝地,果然重生。” |
近水樓臺 | 宋 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 |
海市蜃樓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天官書》:“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 |
杯水之謝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次日,鳳四老爹果然別了萬中書,不曾受他杯水之謝,取路往杭州去了。” |
水流花謝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清腔類·二郎神>》:“水流花謝,春事竟茫然。” |
樓堂館所 | 鄧小平《軍隊整頓的任務》:“有的部隊請客送禮,修建樓堂館所。” |
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三章:“一去就是好些年,說要回來,總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
秦歡晉愛 | 元·向賁《醉花陰》:“秦歡晉愛成吳越,料今生緣分拙。” |
謝家寶樹 | 明·馮夢龍《雙雄記·賞荷造謀》:“若得謝家寶樹向此間栽,卻不是累世簪纓百福來。” |
肝膽秦越 |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26節:“我數百年來蕩析離居、肝膽秦越之父子兄弟,今乃得以代議士之名譽,集茲一堂。” |
玉宇瓊樓 | 宋·蘇軾《念奴嬌·憑高眺遠》詞:“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明·何景明《嫦娥圖》詩:“玉宇瓊樓閉早秋,金蟾玉兔啼寒夜。” |
臨水樓臺 | 宋·湯恢《祝英臺近·中秋》詞:“洞庭窄,臨水樓臺,清光最先得。” |
越瘦秦肥 | 唐 韓愈《爭臣論》:“視政之得失,若越人之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
秦越肥瘠 | 唐·韓愈《爭臣論》:“視政之得失,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