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松垮垮的成語故事
拼音sōng sōng kuǎ kuǎ
基本解釋懶散疲塌不緊張,也指不穩固。
出處鄧小平《堅決打擊經濟犯罪活動》:“處理要及時,一般地要嚴,不能松松垮垮,不能處理太輕了。”
暫未找到成語松松垮垮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松松垮垮)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喬松之壽 | 《漢書 王吉傳》:“大王誠留意如此,則心有堯舜之志,體有喬松之壽。” |
內緊外松 | |
刻不容松 | 清·林則徐《體察洋面堵截情形析》:“猶恐內海匪船,潛赴外洋勾結,是杜絕售私之勁,實屬刻不容松。” |
歲寒松柏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歲寒知松柏 | 《論語 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指水盟松 | 明·陳汝元《金蓮記·詬奸》:“章相與學士,初方指水盟松,后反操戈入室,不免乘此機會,嘲他幾句,有何不可?” |
松喬之壽 | 《舊唐書 魏征傳》:“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 |
松形鶴骨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玄德視其人,松形鶴骨,器宇不凡。” |
松枝掛劍 | 《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 |
松柏之壽 | |
松柏之志 |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人事》:“后操作司空,總朝政,問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猶存。’” |
松柏之茂 | 《詩經·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
松柏后凋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
松柏寒盟 | 清·李漁《憐香伴·齋訪》:“雖則是梅花冷淡,也甘守松柏寒盟。” |
松筠之節 | 唐·魏征《隋書·柳莊傳》:“梁主奕葉重光,委誠朝廷,而今已后,方見松筠之節。” |
松茂竹苞 | 《詩·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
松蘿共倚 |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我等本待和他琴瑟相諧,松蘿共倚。爭奈塵緣未斷,驀地思歸。” |
松風水月 | 唐·李世民《大唐三藏圣叔序》:“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豈能方其朗潤。” |
玉潔松貞 | 唐·皇甫枚《飛煙傳》:“今日相遇,乃前生姻緣耳。勿謂妾無玉潔松貞之志,放蕩如斯。” |
皮松肉緊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怎的又合他皮松肉緊的談了會子道學,又指東說西的打了會子悶葫蘆呢?” |
皮松骨癢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7卷:“用金花彩幣為納聘之儀,選了吉期,皮松骨癢,整備做轉運使的女婿。” |
石枯松老 | 金·丘處機《水龍吟·道運》詞:“海移山變,石枯松老。” |
竹清松瘦 | 宋·辛棄疾《感皇恩·為范倅壽》詞:“酒如春色好,春色年年如舊,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與青春斗長久。” |
竹苞松茂 | 《詩經 小雅 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
蒼松翠柏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二回:“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 |
衣寬帶松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一字字更長漏永,一聲聲衣寬帶松。別恨離愁,變成一弄。” |
貞松勁柏 | 金元好問《題石裕卿郎中所居四詠 雪巖》:“貞松勁柏四時春,霽月光風一色新。” |
輕松愉快 | 毛澤東《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說是輕松愉快,這句話具有人們常有的禮貌性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