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蟬凄切的成語故事
拼音hán chán qī qiè
基本解釋寒蟬: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時,知了發(fā)出凄慘而低沉的聲音。文藝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涼的氣氛和情調(diào)。
出處晉·陸云《陸清河集·寒蟬賦》:“于是貧居之士,喟爾相與而俱嘆曰:‘寒蟬哀鳴,其聲也悲;四時去暮,臨河徘徊。’”
暫未找到成語寒蟬凄切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寒蟬凄切)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噓寒問暖 | 冰心《關(guān)于女人 我最尊敬體貼她們》:“孩子們安靜聽話,太太笑臉相迎,噓寒問暖?!?/td> |
膽寒發(fā)豎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惡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聞?wù)呙也荒懞l(fā)豎,永為子孫之戒?!?/td> |
切樹倒根 | |
春寒料峭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第19卷:“春寒料峭,凍殺年少?!?/td> |
歲寒三友 | 元·白樸《朝中措》:“蒼松隱映竹交加,千樹玉梨花,好個歲寒三友,更堪紅白山茶?!?/td> |
金蟬脫殼 | 元 馬致遠《任風子》第四折:“天也,我?guī)讜r能夠金蟬脫殼?” |
寒木春華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文章》:“劉應(yīng)之曰:‘既有寒木,又發(fā)春華,何如也?’” |
一刀切 | 劉心武《鐘鼓樓》第一章:“世界上的事,沒有一刀切的時候,沒有一切都合理都美滿的時候?!?/td> |
切膚之痛 | 明 王守仁《傳習(xí)錄》中卷:“獨其切膚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輒復(fù)云云爾?!?/td> |
十年寒窗 | 元·劉祁《歸潛志》卷七:“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天下知?!?/td> |
咬牙切齒 |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為甚事咬牙切齒,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紙?!?/td> |
凄風苦雨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四年》:“春無凄風,秋無苦雨?!?/td> |
不顧一切 | 葉圣陶《孤獨》:“既然見到一點兒光,便不得不不顧一切地逃開?!?/td> |
料峭春寒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凍殺年少。” |
寒冬臘月 | 漢 無名氏《別詩(骨肉緣枝葉)》:“征夫懷遠路,游子戀故鄉(xiāng)。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
膽破心寒 | 明·程登吉《幼學(xué)瓊林》第一卷:“膽破心寒,比敵人懾服之狀;風聲鶴唳,驚士卒敗北之魂?!?/td> |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饑寒交迫 | 宋 王讜《唐語林》第一卷:“上謂曰:‘汝何為作賊?’對曰:‘饑寒交切,所以為盜?!?/td> |
冰雪嚴寒 | 吳伯簫《菜園小記》“雖然按照時令季節(jié),各種蔬菜種得有早有晚,有時收了這種菜才種那種菜;但是除了冰雪嚴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園里總是經(jīng)常有幾種蔬菜在競肥爭綠的?!?/td> |
唇亡齒寒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
噤若寒蟬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td> |
滿目凄涼 | 陳毅《過黃泛區(qū)書所見》:“三過黃泛區(qū),走蹌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滿目凄涼?!?/td> |
一暴十寒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td> |
恨之切骨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屢遭虜騎蹂躪,莫不義憤填膺,恨之切骨,只要朝廷稍加激動,十萬之眾不難指日集合。” |
高處不勝寒 | 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兼懷子由》詞:“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td> |
問寒問暖 | 康濯《我在鄉(xiāng)下》:“他短不了上我屋里來拉扯個時事,還常常問寒問暖問吃問住,親熱的不行。” |
濟寒賑貧 | 《全相平話·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后集》:“養(yǎng)老尊賢,教其術(shù),畜其能,吊死問孤,濟寒賑貧,與百姓同甘共苦?!?/td> |
目空一切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2回:“但他恃著自己學(xué)問,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內(nè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