鹓班鷺序的成語故事
拼音yuān bān lù xù
基本解釋鹓、鷺:兩種鳥,鵝和鷺飛行有序。比喻百官朝見時秩序井然。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北面并臣肩,共事春丁榮典,趨跑環佩,鹓班鷺序。”
暫未找到成語鹓班鷺序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鹓班鷺序)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屈艷班香 | 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高摘屈宋艷,濃薰班馬香。” |
班門弄斧 | 宋 歐陽修《與梅圣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
循序漸進 | 《論語 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 |
井然有序 | 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以制產、重農、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
鷗鷺忘機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黃帝》:“海上之人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
按部就班 | 西晉 陸機《文賦》:“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然后選義按部,考辭就班。” |
班門調斧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八回:“庸碌小巫,怎敢在班門調斧,然老先生臺命殷殷,又不敢違,卻將奈何?” |
班香宋艷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聽稗》:“早歲清詞,吐出班香宋艷;中年浩氣,流成蘇海韓潮。” |
班荊道故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六年》:“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于鄭郊,班荊與食,而言復故。”杜預注:“班:布也。” |
按步就班 | 語出晉 陸機《文賦》:“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然后選義案部,考辭就班。” |
不曾序過 | |
班駁陸離 | 參見“斑駁陸離”。 |
鹓動鸞飛 | |
平鋪直序 | 清·錢謙益《讀蘇長公文》:“吾讀子瞻《司馬溫公行狀》之類,平鋪直序,以為古今未有此體。” |
拿班做勢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75回:“左右是那幾句東溝籬、西溝灞,油嘴狗舌,不上紙筆的那胡歌野詞,就拿班做勢起來。” |
班功行賞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云傳》:“舉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賞,宜應其實。” |
閑鷗野鷺 | 清·龔自珍《水調歌頭》詞:“賤子平生出處,雖則閑鷗野鷺,十五度黃河。” |
仕女班頭 | 元·王實甫《西廂記·草橋店夢鶯鶯》第三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頭。” |
秀出班行 | 唐 韓愈《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洪州刺史太原王公神道碑銘》:“秀出班行,乃動帝目。” |
班班可考 | 宋 陳亮《與韓無咎尚書》:“本朝二百年之間,學問文章、政事術業,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 |
三班六房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想這新年大節,老爺衙門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來?” |
井井有序 | 駱賓基《鄉親——康天剛》:“一切都是井井有序,和往常一樣。” |
科班出身 | 茅盾《升學與就業》:“中外古今有不少偉大的事業家都不是‘學校’‘科班’出身,甚至科學家也有從沒進過什么理工大學的!” |
鷺朋鷗侶 | 宋 方岳《送史子貫歸覲且迎婦也》詩:“久住西湖夢亦佳,鷺朋鷗侶自煙沙。” |
言之有序 | 《周易 艮》:“言有序,悔亡。” |
秩序井然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7回:“只好抹桌另起從頭寫來,方才有頭有緒,秩序井然。” |
弄斧班門 | 唐 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于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 歐陽修《與梅圣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
肩從齒序 | 宋·歐陽修《與員外書》:“修本愚無似,固不足希執友之游;然而群居平日,幸得肩從齒序,跪拜起居,竊兄弟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