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貪厲薄的成語故事
拼音biǎn tān lì bó
基本解釋指改變、勸勉貪圖財利、行為輕薄的人使之廉潔忠厚。
出處《孟子 盡心下》:“圣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彼?孫奭疏:“此章言伯夷、柳下惠變貪厲薄,千載聞之,猶有感激。”
暫未找到成語變貪厲薄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變貪厲薄)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變幻無常 | 明 蔡羽《遼陽海神傳》:“氣候悉如江南二三月,琪花寶樹,仙音法曲,變幻無常,耳目應接不暇?!?/td> |
錯綜變化 | 清·劉熙載《藝概·文概》:“惟能線索在手,則錯綜變化,惟吾所施。” |
隨機應變 | 《舊唐書 郭孝恪傳》:“建德遠來助虐,糧運阻絕,此是天喪之時。請固武牢,屯軍氾水,隨機應變,則易為克殄。” |
澆風薄俗 | 唐 陳黯《辯謀》:“得之則逸身豐家,不得則嫉時怨命,噫,此真澆風薄俗者之心也?!?/td> |
如履薄冰 |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秣馬厲兵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六年》:“搜乘補卒,秣馬利兵,修陳固列?!?/td> |
材輕德薄 | 宋 朱熹《論臧否所部守臣狀》:“熹委是材輕德薄,不足取信,豈復更敢臧否人物。” |
時易世變 | 晉 魯褒《錢神論》:“當今之急,何用清談?時易世變,古今異俗?!?/td> |
薄暮冥冥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td> |
節哀順變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喪禮,哀戚之至也;節哀,順變也。君子念始之者也?!?/td> |
通時合變 | 清·梅曾亮《復上汪尚書書》:“立者非他,通時合變,不隨俗為陳言者是已?!?/td> |
萬變不離其宗 | 徐特立《抗戰給我的機會》:“對任何人,無論相識不相識的,總是一套話。言論有系統,萬變不離其宗?!?/td> |
色厲內荏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
淺見薄識 |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二回:“此詩淺見薄識,乃荒唐之說,不知此乃坐井觀天,淺見薄識之輩?!?/td> |
變態百出 | 《新唐書 藝文志一》:“歷代盛衰,文章與時高下。然其變態百出,不可窮極,何其多也。” |
變化無方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袁紹傳》:“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小,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td> |
紅顏薄命 |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三折:“知他是今世是前生,總則我紅顏薄命。” |
薄命佳人 | 元·洪希文《書美人圖》:“可憐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類如此。” |
一息萬變 | 宋·胡宏《題上封寺》:“風云萬變一瞬息,紅塵奔走真徒勞?!?/td> |
雷厲風行 | 宋 曾鞏《亳州謝到任表》:“運獨斷之明,則天清水止;昭不殺之戒,則雷厲風行?!?/td> |
起早貪黑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咱們命苦的人,起早貪黑,翻土拉塊,吃柳樹葉子。” |
蹈厲之志 | 明·劉基《齊侯襲莒》:“發揚蹈厲之志,以成從簡尚功之俗。” |
敦風厲俗 | 《魏書 郭祚傳》:“是以先王沿物之情,為之軌法,故八刑備于昔典,奸律炳于來制,皆所以謀其始跡,訪厥成罪,敦風厲俗,永資世范者也?!?/td> |
西山日薄 | 宋·洪咨夔《風流子》詞:“世事幾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況轉首,西山日薄。” |
女大十八變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幽州譚空和尚》:“龍女有十八變,汝與老僧試一變看?!?/td> |
貪生怕死 | 東漢 班固《漢書 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日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仆陽病,徼幸得逾于須臾?!?/td> |
明教不變 | 《商君書·賞刑》:“夫明賞不費,明刑不戮,明教不變,而民知于民務,國無異俗?!?/td> |
日薄西山 |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臨汨羅而自損兮,恐日薄于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