蕞爾彈丸的成語故事
拼音zuì ěr dàn wán
基本解釋蕞爾:小的樣子;彈丸:比喻地方很小。形容極小。
出處清·王韜《琉事不足辨》:“雖蕞爾彈丸,弱小不能自強,而既托日本之宇下,又入貢中朝。”
暫未找到成語蕞爾彈丸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蕞爾彈丸)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過爾爾 | 清 沈復《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其紅門局之梅花,姑姑廟之鐵樹,不過爾爾。” |
定時炸彈 | 鄧小平《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他們是一股有野心的政治勢力,不可小看,如果不在整黨中解決,就會留下禍根,成為定時炸彈。” |
一彈指頃 | 《翻譯名義集 時分》:“壯士一彈指頃六十五剎那。” |
對牛彈琴 | 漢 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
爾虞我詐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
相慶彈冠 | 東漢·班固《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也。” |
彈冠相慶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也。” |
新沐彈冠 | 戰國·楚·屈原《楚辭·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
彈冠振衣 | 語出《楚辭·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
擊石彈絲 | 宋·秦觀《代賀興龍節表》:“加籩折俎,初償露酎之醇;擊石彈絲,始奏《鈞天》之妙。” |
彈指之間 | 清·黃宗羲《王仲溈侍御過龍虎草堂》詩:“十年有五驚彈指,又復煩君入剡中。” |
槍林彈雨 | 清 孫雨林《皖江血》:“此時人心一半改,結局真難測。且畫策,槍林彈雨,木壞山頹,江城付劫灰。” |
荷槍實彈 |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沖要的馬路和街道忽然密布了荷槍實彈的武裝崗位。” |
亂彈琴 | 曲波《林海雪原》:“該簡者你卻詳而不簡,該詳者你又簡而不詳。本末倒置,批評你還不愿意?亂彈琴!” |
溫文爾雅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陳錫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溫文爾雅,烏能作賊?’” |
出爾反爾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
見彈求鸮炙 |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 |
寬心丸 | 浩然《艷陽天》第107章:“馬老四連連擺手說:‘你別給我寬心丸吃了。’” |
千載一彈 | 典出《漢書·王吉傳》:“吉與財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財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陽。 |
彈空說嘴 | 《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莫要彈空說嘴。假如不幸我莊周死后,你這般如花似玉的年紀,難道捱得過三年五載?” |
彈冠振衿 | 語出《楚辭·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
彈丸之地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三》:“此彈丸之地,猶不予也,令秦來年復攻王,得無割其內而媾乎?” |
明珠彈雀 | 漢 揚雄《太玄 唐》:“明珠彈于飛肉,其得不復。測曰:明珠彈肉,費不當也。” |
不得不爾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司馬芝傳》:“今諸典農,各言‘留者為行者宗田計,課其力,勢不得不爾。’” |
爾詐我虞 |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
三日不彈,手生荊棘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6回:“這果真是‘三日不彈,手生荊棘。’” |
見彈求鸮 | 莊周《莊子 齊物論》:“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 |
丸泥封關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隗囂傳》:“元清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