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牖茅椽的成語故事
拼音péng yǒu máo chuán
基本解釋蓬:蓬草;牖:窗。用蓬草編門,用破甕做窗,用茅草做椽子。指貧苦人家的住房。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所以蓬牖茅椽,繩床瓦灶,并不足以妨我襟懷。”
暫未找到成語蓬牖茅椽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蓬牖茅椽)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初出茅廬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
拔茅連茹 | 《周易 泰》:“拔茅茹,以其匯?!蓖蹂鲎ⅲ骸懊┲疄槲铮纹涓酄恳咭病H?,相牽引之貌也?!?/td> |
蓬頭垢面 | 《魏書 封軌傳》:“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視,何必蓬頭垢面,然后為賢?” |
首如飛蓬 |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td> |
茅塞頓開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蓬首垢面 | 《北齊書 任城王湝傳》:“妃盧氏賜斛斯徵,蓬首垢面,長齋不言笑?!?/td> |
蓬蓽生輝 | 宋 王柏《回趙星諸書》:“專使遠臨,俯授寶帖,聯(lián)題累牘,蓬蓽生光?!?/td> |
蓬賴麻直 | 《荀子·勸學(xué)》:“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td> |
名列前茅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蔿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quán),后勁?!?/td> |
枯蓬斷草 | 《中國民間故事選·六弟兄》:“姑娘離家以后,像是枯蓬斷草一樣,到處漂流?!?/td> |
三顧茅廬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
朝氣蓬勃 | 李曉明《平原槍聲》:“朝氣蓬勃的肖家鎮(zhèn)一下子變得空虛了,沉靜了。” |
蓬屋生輝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96回:“家父齋僧二十余年,更不曾遇著好人,今幸圓滿,四位下降,誠然是蓬屋生輝?!?/td> |
蓬生麻中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xué)》:“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td> |
頓開茅塞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td> |
漂蓬斷梗 | |
列土分茅 | 元·鄭光祖《三戰(zhàn)呂布》第一折:“軍前累立功勞大,列土分茅受大封?!?/td> |
飄蓬斷梗 | 宋 宗澤《上鄭龍圖求船書》:“全家百指,如飄蓬斷梗,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td> |
甕牖繩樞 | 漢 賈誼《過秦論》上:“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
甕牖桑樞 |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我可使望蘭堂畫閣,劃地著我甕牖桑樞。” |
分茅裂土 | 元 高文秀《澠池會》第四折:“官封極品祿千鐘,分茅裂土人堪羨。腰金衣紫作朝臣,簫韶樂奏排筵宴。” |
?;∨钍?/a> | 西漢 戴圣《禮記 內(nèi)則》:“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td> |
蓬篳生輝 | |
斷梗飄蓬 | 宋 石季友《清平樂》:“自憐俗狀塵容,幾年斷梗飄蓬?!?/td> |
如椽之筆 | 唐·房玄齡《晉書·王徇傳》:“徇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有大手筆事?!?/td> |
茅室蓬戶 | 《宋書·孔淳傳》:“茅室蓬戶,庭草蕪徑,唯床上有數(shù)卷書?!?/td> |
飛蓬隨風(fēng) | 《后漢書·明帝紀》:“飛蓬隨風(fēng),微子所嘆。” |
出頭椽兒先朽爛 | 《雍熙樂府·點絳唇》:“張弓專等南來雁,馬行崖畔收疆晚,出頭椽兒先朽爛?!?/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