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皇莫措的成語故事
拼音zhāng huáng mò cuò
基本解釋張皇:慌張。驚慌得不知怎么辦才好。
出處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里有婦人飲此者,方張皇莫措,忽一媼排闥人曰:‘可急取隔壁賣豆腐家所磨豆?jié){灌之。’”
暫未找到成語張皇莫措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張皇莫措)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鋪張浪費(fèi)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要勤儉建國,反對鋪張浪費(fèi),提倡艱苦樸素,同甘共苦。” |
莫衷一是 | 清 吳趼人《痛史》第三回:“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
望塵莫及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趙咨傳》:“復(fù)拜東海相,之官,道經(jīng)滎陽,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謁候。咨不為留,暠送至亭次,望塵不及。” |
慌里慌張 |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畫》:“因?yàn)椴埦褪悄敲磦€(gè)一天到晚慌里慌張的人,這個(gè)腳朝天的圖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
大張旗鼓 | 清 張春帆《宦海》:“李參戎帶著這些人陸續(xù)出了鎮(zhèn)南關(guān),便大張旗鼓,排齊隊(duì)伍,浩浩蕩蕩地向前進(jìn)發(fā)。”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魯迅《經(jīng)驗(yàn)》:“然而也有經(jīng)過許多人經(jīng)驗(yàn)之后,倒給了后人壞影響的,如俗語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便是其一。”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8回:“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張徨失措 | 朱自清《白種人——上帝的驕子》:“這突然的襲擊使我張徨失措。” |
舉措不當(dāng) | 《管子 禁藏》:“舉措不當(dāng),眾民不能成。” |
驚惶失措 | 唐 李百藥《北齊書 元暉業(yè)傳》:“孝友臨刑,驚惶失措,暉業(yè)神色自若。” |
綱舉目張 | 戰(zhàn)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用民》:“壹引其綱,萬目皆張。”漢 鄭玄《<詩譜>序》:“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 |
莫明其妙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回:“然而看他前兩回來買東西,所說的話,沒有一句不內(nèi)行……想來想去,總是莫名其妙。” |
莫名其妙 |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 陬邑官親》:“及進(jìn)西瓜湯,飲蘭雪茶,莫名其妙。” |
手足無措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
不知所措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諸葛恪傳》:“皇太子以丁酋踐尊號,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
措置裕如 | 漢 揚(yáng)雄《法言》:“小以成小,大以成大,雖山川丘陵,草木鳥獸,裕如也。” |
德音莫違 | 《詩經(jīng)·邶風(fēng)·谷風(fēng)》:“德音莫為,及爾同死。” |
神鬼莫測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諸將皆拜伏曰:‘丞相機(jī)算,神鬼莫測。’” |
疑團(tuán)莫釋 | 清·許奉恩《里乘》第二卷:“微君言,疑團(tuán)莫釋!” |
娥皇女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帝本紀(jì)》:“于是堯妻之二女。” |
干將莫邪 | 《戰(zhàn)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曰)今雖干將莫邪,非得人力,則不能割劌矣。” |
概莫能外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西域傳》:“莊周蝸角之論,尚未足以概莫能外。” |
驚慌失措 | 《北齊書 元暉業(yè)傳》:“孝友臨刑,驚惶失措,暉業(yè)神色自若。” |
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紅樓夢》第六十八回:“拚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堂而皇之 | 魯迅《花邊文學(xué) “莎士比亞”》:“末一句是客氣話,贊成施先生的其實(shí)并不少,要不然,能堂而皇之的在雜志上發(fā)表嗎?” |
發(fā)皇張大 | 《新華文摘》1981年第11期:“我取為書名,無非暗示蔣政權(quán)壓迫左翼文藝,雖甚殘酷,然而左翼文藝必將發(fā)皇張大,有如宿莽之冬生不死或遇冬不枯也。” |
劍拔弩張 | 南朝 梁 袁昂《古今書評》:“韋誕書如龍威虎振,劍拔駑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