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耕婦織的成語故事
拼音nán gēng fù zhī
基本解釋男的耕田,女的織布。形容辛勤勞動或自給自足的小農(nóng)家庭生活。
出處
暫未找到成語男耕婦織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男耕婦織)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婦人醇酒 | 語出《史記·魏公子列傳》:“秦數(shù)使反閒……公子(無忌)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者四歲,竟病酒卒。” |
男女授受不親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
夫唱婦隨 | 《關(guān)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清·張岱《與祁世培》:“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緬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區(qū)別之也。” |
刀耕火種 | 宋 陸游《雍熙請機老疏》:“山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刀耕火種,以今別是生涯地。” |
女扮男裝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6回:“及至此時,才想起他原是女扮男裝。” |
斷織勸學 | 《后漢書:樂羊子妻傳》載:“遠尋師,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今若斷斯織也,則損失成功,……,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 |
牛郎織女 | 《群音類選 南西廂記》:“你影只形單,羞睹牛郎織女星。” |
男大當婚 | 明 朱鼎《玉鏡臺記 議婚》:“自古道:男大當婚,女長須嫁。” |
牛星織女 |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詩之十:“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
奸夫淫婦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7回:“奸夫淫婦,雖該重罪,已死勿論。其余一干人犯,釋放寧家。” |
黃卷幼婦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語》:“黃絹,色絲也,于字為絕。幼婦,少女也,于字為妙。外孫,女子也,于字為好。” |
夫倡婦隨 | 語出《關(guān)尹子·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唱,一本作“倡”。 |
男大當婚,女大須嫁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八回:“古語說得好,男大當婚,女大須嫁……只因他屢屢來求,難于拒絕,故我勸侄女嫁他。” |
男男女女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四回:“這日月臺丹樨儀門外,若大若小,男男女女,挨肩擦背,屁都擠將出來。” |
精耕細作 | 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我們靠精耕細作吃飯,人多一點,還是有飯吃。” |
少女嫩婦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九回:“他少女嫩婦的,又沒養(yǎng)贍過日子,胡亂守了百日孝。” |
牽牛織女 | |
婦姑勃溪 | 莊周《莊子 外物》:“室無空虛,則婦姑勃溪。” |
拔葵去織 | 晉 葛洪《抱樸子 逸民》:“濯裘布被,拔葵去織。” |
飲食男女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
男女平等 | 清·秋瑾《勉女權(quán)歌》:“男女平權(quán)天賦就,豈甘居牛后?” |
善男信女 | 清 錢泳《履園叢話 臆論 拒客》:“釋道寺院,有客堂,有主客師,使四方游人,善男信女,咸可小憩,有來禮佛者,有來布施者,從不拒客之禮。” |
糟糠之婦 | 元·高則誠《琵琶記·一門旌獎》:“允備貞潔韋柔之德,糟糠之婦,今始見之。” |
孤男寡女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18回:“焉有孤男寡女共于幽室,況黑夜之中,不起奸淫的道理?” |
丑媳婦少不得見公婆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7回:“常言道:‘丑媳婦少不得見公婆。’只得脫袍解帶,免冠徒跣,跪于門外。” |
巧婦做不得無面馎饦 | 宋·陳亮《又壬寅夏書》:“富家之積蓄皆盡矣,若今更不雨,恐巧婦做不得無面馎饦。” |
男扮女裝 | 清·如蓮居士《薛剛反唐》第29回:“自此薛敖曹與二張,在宮則男扮女裝,出外又橫行無忌,強占民妻,欺奸幼女,無所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