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鍾暮鼓的成語故事
拼音cháo zhōng mù gǔ
基本解釋見“朝鐘暮鼓”。
出處
暫未找到成語朝鍾暮鼓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朝鍾暮鼓)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夕一朝 | 《朱子語類》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謂:臣弒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
一朝一夕 | 《周易 坤》:“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
一朝之忿 | 《論語·顏淵》:“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
一朝之患 | 《禮記·檀弓上》:“故君子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故忌日不樂。”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楚國苦之,群臣皆怨,咸言費無忌讒殺伍奢、白州犁而吳侵境不絕于寇,楚國群臣有一朝之患。” |
一朝千里 | 唐·曹唐《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詩之三:“一朝千里心猶在,爭肯潛忘秣飼恩。” |
一朝天子一朝臣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虜諜》:“萬里江山萬里塵,一朝天子一朝臣。” |
一朝權入手,看取令行時 | 唐·高武仲《中興間氣集》:“一朝權入手,看取令行時。”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明·顧大典《青衫記·承璀受閫》:“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大小三軍,聽吾命令。” |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著頭上的大包,頗有點‘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的神氣。” |
一見鍾情 | |
一鼓一板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公子身邊最講得話、像心稱意的,有兩個門客……大小事多要串通得這兩個,方才弄得成。這兩個一鼓一板,只要公子出脫得些,大家有味。” |
一鼓作氣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
一鼓而下 | 明·沈采《千金記·定謀》:“昨日令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逕截趙魏,掩其不備,一鼓而下。” |
萬國來朝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2回:“太平年萬國來朝,雍熙世八仙慶壽。” |
三朝五日 | |
三朝元老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章帝紀》:“行太尉事節鄉侯熹三世在位,為國元老。” |
不諱之朝 | 漢 揚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處不諱之朝,與群賢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 |
東市朝衣 | 《史記·吳王濞列傳》、《漢書·晁錯傳》載: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被讒,“衣朝衣斬東市。” |
兩部鼓吹 | 《南齊書·孔稚珪傳》:“門庭之內,草萊不剪,中有蛙鳴,或問之曰:‘欲為陳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當兩部鼓吹,何必期效仲舉。’” |
丹鳳朝陽 | 《詩經 大雅 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
九間朝殿 | |
爭名于朝,爭利于市 | 《戰國策 秦策一》:“臣聞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 |
二缶鍾惑 | 《莊子·天地》:“以二缶鍾惑,而所適不得矣。” |
云朝雨暮 | 宋·賀鑄《斷湘弦·淑質柔情》詞:“不間云朝雨暮,向西樓、南館留連。”宋·葉閶《摸魚兒·倚薰風》詞:“紅裙濺水鴛鴦濕,幾度云朝雨暮。” |
人生如朝露 | 《漢書·蘇武傳》:“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
人生朝露 | |
仆旗息鼓 | 《新唐書·南蠻傳》:“會蠻踵來,還攻大度河,仆旗息鼓。” |
今朝有酒今朝醉 | 唐 權審《絕句》詩:“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