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水鏤冰的成語故事
拼音huà shuǐ lòu bīng
基本解釋在水上作畫,在冰上雕刻。比喻勞而無功。
出處漢 桓譚《新論》:“畫水鏤冰,與時(shí)消釋。”
暫未找到成語畫水鏤冰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畫水鏤冰)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顯山露水 |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六章:“那個(gè)從不顯山露水的青年實(shí)干家的影子,他那高高的身材,寬寬的肩膀。” |
冰壺秋月 | 宋 蘇軾《贈(zèng)潘谷》詩:“布衫漆黑手如龜,未害冰壺貯秋月。” |
月明如水 | 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樓臺(tái)?!?/td> |
木本水源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 |
水至清則無魚 |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子張問入官》:“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td> |
冰解的破 | 清 曾國藩《<經(jīng)史百家簡編>序》:“惟校讎之學(xué),我朝獨(dú)為卓絕,干嘉間巨儒輩出,講求音聲故訓(xùn),校勘疑誤,冰解的破,度越前世矣?!?/td> |
冷若冰霜 | 清 劉鄂《老殘游記續(xù)集》第二回:“笑起來一雙眼又秀又媚,卻是不笑起來又冷若冰霜?!?/td> |
如履薄冰 | 《詩經(jīng) 小雅 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td> |
青山綠水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綠水,日在目前,無復(fù)俗累。” |
秋水伊人 | 《詩經(jīng) 秦風(fēng)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照葫蘆畫瓢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元 無名氏《爭報(bào)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dāng)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 |
飲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調(diào)曲》:“落其實(shí)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td> |
春冰虎尾 | 《尚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
水中撈月 | 元 楊景賢《劉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td> |
海水不可斗量 | 《淮南子·泰族訓(xùn)》:“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td> |
斗水活鱗 | 語出《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西漢·司馬遷《報(bào)任少卿書》:“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jì)于鮮也?!?/td> |
依樣畫葫蘆 |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元 王曄《桃花女》第二折:“你將那半句話搬調(diào)做十分事,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td> |
細(xì)水長流 | 清 翟灝《通俗編 地理》引《遺教經(jīng)》:“汝等常勤精進(jìn),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清·惜陰堂主人《二度梅》第15回:“這個(gè)孩子今日被小姐看出他的面目來了,只怕老爺要將小姐許配與他,你我不是竹藍(lán)打水一場空嗎?” |
指手畫腳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2回:“只見寶玉跑至圍屏燈前,指手畫腳,信口批評?!?/td> |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袁州蒙山道明禪師》:“某甲雖在黃梅隨眾,實(shí)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師也?!?/td> |
馬龍車水 | 清 捧花生《畫舫余譚》:“馬龍車水,過者如云?!?/td> |
冰天雪地 | 清 蔣士銓《雞毛房》詩:“冰天雪地風(fēng)如虎,裸而泣者無棲所?!?/td> |
體規(guī)畫圓 |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釋俗》:“若體規(guī)畫圓,準(zhǔn)方作矩,終為人之臣仆?!?/td>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別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