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容月貌的成語故事
拼音yún róng yuè mào
基本解釋比喻淡雅、飄逸的容貌。
出處明·梁辰魚《香遍滿·寄王桂父》套曲:“云容月貌,尋常淡妝難畫描。出落風神年尚小,一團都是俏。”
暫未找到成語云容月貌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云容月貌)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日三月 | 《詩·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
一貌傾城 | 明·鄭若庸《玉玦記·祝壽》:“張郎不成,李郎不應,十人見我九人憎,羞殺我一貌傾城。” |
一貌堂堂 | 明·無名氏《鳴鳳記·陸姑救易》:“我見他一貌堂堂,必然高貴。” |
萬里無云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碧天萬里無云,空勞倦客身心。” |
三月不知肉味 | 《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
不可名貌 | 宋·周密《武林舊事》第五卷:“穿幽透深,不可名貌。” |
不容分說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59回:“那羅剎不容分說,雙手輪劍,照行者頭上乒乒乓乓,砍上十數下。” |
不容置喙 | 孫力《都市風流》第20章:“他想推掉沈萍的邀請,但沈萍的口氣不容置喙。” |
不容置疑 | 宋 陸游《謂南文集》:“蓋其靈響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
不容置辯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三生》:“吾合休矣。既而俘者盡釋,惟某后至,不容置辯,立斬之。” |
不日不月 | 《詩經 王風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鄭玄注:“行役反無日月。” |
不知所云 |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
與日月爭光 | 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
與日月齊光 | 戰國·楚·屈原《楚辭·涉江》:“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
豐容盛鬋 | 曾樸《孽海花》第31回:“后一個是豐容盛鬋,光采照人。” |
豐容靚飾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南匈奴傳》:“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官,顧景裴回,竦動左右。” |
臨風對月 | 元·丘處機《沁園春·示眾》詞:“向碧巖古洞,完全性命,臨風對月,笑傲希夷。” |
義不取容 | 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行不茍合,義不取容。” |
義不容辭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誼,小婿義不容辭。” |
義薄云天 | 《宋書 謝靈運傳論》:“屈平、宋玉,導清源于前,賈誼、相如,振芳塵于后,英辭潤金石,高義薄云天。” |
烏云壓頂 | |
乘云行泥 | 《后漢書·逸民傳·矯慎》:“雖乘云行泥,棲宿不同,每有西風,何嘗不嘆!” |
九疊云屏 | 李白 《廬山謠》:「 廬山秀出南斗旁, 屏風九疊雲錦張。」 |
九天攬月 | 唐·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詩:“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
九霄云外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這七寶盒中,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 |
爭光日月 | |
二分明月 | 唐 徐凝《憶揚州》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
云中仙鶴 | 清·龔自珍《定風波》詞:“自古畸人多性癖,奇逸,云中仙鶴怎籠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