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思夕想的成語故事
拼音zhāo sī xī xiǎng
基本解釋朝:早晨。從早到晚思念不已。多用于男女戀情。
出處明·陸采《懷香記·蘭閨復(fù)命》:“青瑣窺觀生悒怏,苦殺也朝思夕想?!?/p>
暫未找到成語朝思夕想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朝思夕想)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夕一朝 | 《朱子語類》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謂:臣弒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td> |
一旦一夕 | 《史記·太史公自序》:“臣弒君,子弒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漸久矣。” |
一朝一夕 | 《周易 坤》:“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td> |
一朝之忿 | 《論語·顏淵》:“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
一朝之患 | 《禮記·檀弓上》:“故君子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故忌日不樂。”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楚國苦之,群臣皆怨,咸言費(fèi)無忌讒殺伍奢、白州犁而吳侵境不絕于寇,楚國群臣有一朝之患?!?/td> |
一朝千里 | 唐·曹唐《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詩之三:“一朝千里心猶在,爭肯潛忘秣飼恩?!?/td> |
一朝天子一朝臣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虜諜》:“萬里江山萬里塵,一朝天子一朝臣?!?/td> |
一朝權(quán)入手,看取令行時(shí) | 唐·高武仲《中興間氣集》:“一朝權(quán)入手,看取令行時(shí)?!?/td> |
一朝權(quán)在手,便把令來行 | 明·顧大典《青衫記·承璀受閫》:“一朝權(quán)在手,便把令來行 ,大小三軍,聽吾命令?!?/td> |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著頭上的大包,頗有點(diǎn)‘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的神氣?!?/td> |
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 |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td> |
一門心思 | 孫華炳《重賞之下》:“他自己又到圖書館借來關(guān)于數(shù)控的書,什么也不顧了,一門心思鉆研起來。” |
萬國來朝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2回:“太平年萬國來朝,雍熙世八仙慶壽?!?/td> |
三思而后行 | 《南齊書·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
三思而行 |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
三朝五日 | |
三朝元老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章帝紀(jì)》:“行太尉事節(jié)鄉(xiāng)侯熹三世在位,為國元老?!?/td> |
不假思索 | 宋 黃榦《黃勉齋文籍 復(fù)黃會(huì)卿》:“戒懼謹(jǐn)獨(dú),不待勉強(qiáng),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間,此意便在。” |
不加思索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95回:“包公將轎內(nèi)隨行紙墨筆硯,叫包興遞與婦人另寫一張,只見不加思索,援筆立就,呈上?!?/td> |
不可思議 | 《維摩詰經(jīng) 不思議品》:“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被圻h(yuǎn)義記:“不思據(jù)心,不議就口,解脫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為不可思議?!?/td> |
不堪設(shè)想 | 清 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內(nèi)地膏脂,年年如些剝喪,豈堪設(shè)想!” |
不好意思 | |
不諱之朝 | 漢 揚(yáng)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處不諱之朝,與群賢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 |
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子平聽說,肅然起敬道:‘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真是聞所未聞!’” |
專精覃思 | 《三輔黃圖·閣》:“劉向于成帝之末,校書天祿閣,專精覃思?!薄侗饼R書·馮偉傳》:“后還鄉(xiāng)里,閉門不出將三十年,不問生產(chǎn),不交賓客,專精覃思,無所不通?!?/td> |
東市朝衣 | 《史記·吳王濞列傳》、《漢書·晁錯(cuò)傳》載:漢景帝時(shí),御史大夫晁錯(cuò)被讒,“衣朝衣斬東市?!?/td> |
中饋之思 | 《周易·家人》:“無攸遂,在中饋?!?/td> |
丹鳳朝陽 | 《詩經(jīng) 大雅 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