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翰臨池的成語故事
拼音huī hàn lín chí
基本解釋翰:鳥羽,借指毛筆;臨池:指寫字。指運筆寫字。
出處晉·代衛恒《四體書勢》謂東漢的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
暫未找到成語揮翰臨池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揮翰臨池)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揮霍無度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2回:“因為兒子豹英一向揮霍無度,不敢交與他?!?/td> |
臨危受命 |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td> |
下臨無地 | 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td> |
臨危授命 |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
揮戈反日 | 《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偽(揮)之,日為之反三舍。” |
池魚之殃 | 《剪燈新話 三山福地傳》:“汝宜擇地而居,否則恐預池魚之殃?!?/td> |
居高臨下 | 北齊 魏收《魏書 財安王》:“繳山立柵,分為數處,居高臨下,隔水為營?!?/td> |
臨陣脫逃 | 清 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四回:“你們中國的兵勇,一到有起事來,不是半途潰散,便是臨陣脫逃,那是不關我教習的事,在乎你們自己未雨綢繆的?!?/td> |
臨時抱佛腳 | 唐 孟郊《讀經》詩:“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td> |
臨潼斗寶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5回:“于是天天宰豬割羊,屠鵝戮鴨,好似臨潼斗寶一般,都要賣弄自己家的好廚役好烹炮?!?/td> |
臨池學書 | 《晉書 衛恒傳》:“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 |
窮池之魚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三回:“何乃進不偶用,退不獲安,呼吸若窮池之魚,行止比失林之鳥,憂傷之心,不能亡已!” |
臨渴掘井 | 明 朱伯廬《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td> |
指揮若定 | 唐 杜甫《詠懷古跡》詩:“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td> |
酒池肉林 | 東漢 班固《漢書 張騫傳》:“行賞賜,酒池肉林?!?/td> |
非池中物 |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td> |
揮金如土 | 宋 周密《齊東野語 符離之師》:“揮金如土,視官爵如等閑。” |
拱揖指揮 | 戰國·趙·荀況《荀子·富國》:“上下一心,三軍同力,名聲足以暴炙之,威強足以捶笞之,拱揖指揮,而強暴之國莫不趨使?!?/td> |
臨陣磨槍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臨陣磨槍’也不中用!有這會子著急,天天寫寫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
不敢越雷池一步 | 晉 庾亮《報溫嶠書》:“吾憂西陲過于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
揮灑自如 | 清 曾樸《孽海花》:“家人送上一枝蘸滿墨水的筆,玨齋提筆,在紙上揮灑自如的寫了一百多字。” |
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 《史記·汲鄭列傳》:“使黯(汲黯)任職居官,無以逾人。然至其輔少主,守城深堅,招之不來,麾之不去,雖自謂賁育亦不能奪之矣?!?/td> |
不越雷池 | 晉·庾亮《報溫嶠書》:“吾憂西陲,過于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
臨事制變 | 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臨事制變,困而能通,智者之慮也?!?/td> |
籠鳥池魚 | |
鳩集鳳池 | 《資治通鑒·唐紀則天后圣歷二年》:“內史王及善雖無學術,然清正難奪,有大臣之節?!焙∽ⅲ骸啊冻皟L載》曰:‘王及善才行庸猥,風神鈍濁,為內史時,人號為“鳩集鳳池”?!?/td> |
臨難不茍 | 西漢·戴圣《禮記·曲禮上》:“臨難毋茍免?!?/td> |
池魚林木 | 《淮南子·說山訓》:“楚王亡其猿,而林木為之殘;宋君亡其珠,池中魚為之殫?!?/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