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誠布公的成語故事
拼音tuī chéng bù gōng
基本解釋示人以誠,公正無私。
出處明·劉元卿《賢奕編·官政》:“亦使士大夫識得行記己用世規(guī)模,須在推誠布公,集謀廣益。”
暫未找到成語推誠布公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推誠布公)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大公無私 | 清 龔自珍《論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謂大公無私也已。” |
假公濟私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元 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歲月匆匆。 |
推三阻四 |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這事情應難、應難造次。”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清·張岱《與祁世培》:“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緬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區(qū)別之也。” |
折臂三公 | 唐·劉禹錫《秘書崔少監(jiān)墜馬長句因而和之詩》:“上車著作應來問,折臂三公定送方。” |
公才公望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品藻》:“孔愉有公才而無公望;丁潭有公望而無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
生公說法 | 《蓮社高賢傳》:“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槃經(jīng)》,群石皆點頭。” |
公子哥兒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見安公子那一番舉動,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艱難,人情利害的一個公子哥兒。” |
盡誠竭節(jié) | 《魏書》:“尚自少侍從,盡誠竭節(jié),雖云異姓,其猶骨肉,是以入為腹心,出當爪牙。” |
推波助瀾 | 隋 王通《文中子 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
明公正氣 | 曾樸《孽海花》第15回:“這會兒,鬼使神差,活該敗露!爽性明公正氣的把簪兒拿出手來。” |
竭誠相待 | 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
有錢使得鬼推磨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十卷:“常言道:‘有錢使得鬼推磨。’我們不少的是銀子,匡得將來買上買下。” |
黃公好謙 | 《尹文子·大道上》:“齊有黃公者,好謙卑。有二女,皆國色。” |
誠惶誠恐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杜詩傳》:“詩自以無勞,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 |
公平合理 | 毛澤東《三大運動的偉大勝利》:“只要美國政府愿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解決問題,不再如過去那樣用種種可恥的方法破壞和阻撓談判的進行,則朝鮮的停戰(zhàn)談判是可能成功的。” |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 《武王伐紂平話》下卷:“姜尚因命守時,直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釣來!’” |
黃公酒壚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王浚沖為尚書令,著公服,乘軺車,經(jīng)黃公酒壚下過。顧謂后車客:‘……,今日視雖近,邈若山河。’” |
克己奉公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祭遵傳》:“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 |
尺布斗粟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引民間歌:“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
公諸同好 | 三國 魏 曹植《與楊德祖書》:“定仁義之度,成一家之言,雖未能藏之于名山,將以傳之于同好。” |
對簿公堂 | 《史記·李將軍列傳》:“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 |
少年老誠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9回:“現(xiàn)在的玉郎早已不是你我在能仁寺初見的那個少年老誠的玉郎了。” |
誠心誠意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遠的誠心誠意來了,豈有個不教你見個真佛去的呢。” |
誠歡誠喜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劉盆子傳》:“誠歡誠喜,無所恨也。” |
布被瓦器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王良傳》:“(王良)在位恭儉,妻子不入官舍,布被瓦器。” |
除舊布新 |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漢。申須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