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端托始的成語故事
拼音zào duān tuō shǐ
基本解釋造:開始。指首先倡導(dǎo)
出處明·宋濂《題張如心初修譜敘后》:“吾惟盡造端托始之意,使后人可繼而已者是也。”
暫未找到成語造端托始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造端托始)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粗制濫造 | 魯迅《花邊文學(xué) 商賈的批評》:“如果并不以賣文為活,因此也無須‘粗制濫造’。” |
首尾兩端 | 《后漢書 西羌傳》:“初,饑五同種大豪盧匆,忍良等千余戶別留允街,而首尾兩端。” |
始終一貫 | 毛澤東《中國共產(chǎn)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wù)》:“中國不但應(yīng)當(dāng)和中國人民的始終一貫的良友蘇聯(lián)相聯(lián)合,而且應(yīng)當(dāng)按照可能,……” |
經(jīng)緯萬端 | 漢朝揚雄《法言·問神》:“神心恍惚,經(jīng)續(xù)萬方。” |
貫徹始終 | 曾樸《孽海花》第34回:“對于內(nèi)學(xué)相宗各法門,尤能貫徹始終。” |
始作俑者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 | |
作惡多端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2回:“想當(dāng)初作惡多端,這三四日齋戒,那里就積得過來。” |
善始善終 |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善妖善老,善始善終。” |
天造地設(shè) | 唐 田穎《問道堂后園記》:“回思向所辟諸境,幾若天造地設(shè)。” |
異端邪說 | 宋 趙與時《賓退錄》第二卷:“異端邪說日交馳,圣哲攻之心費辭。” |
徒托空言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
登峰造極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xué)》:“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 |
舌端月旦 | 宋·葉廷圭《海錄碎事·人事》:“舌端月旦,皮里陽秋。” |
首鼠兩端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已罷朝,出止車門,召韓御史大夫載,怒曰:‘與長儒共一老禿翁,何為首鼠兩端。’” |
報本反始 | 西漢 戴圣《禮記 郊特牲》:“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報本反始也。” |
時勢造英雄 | 冰心《去國》:“以我這樣的少年,回到少年時代大有作為的中國,正合了‘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那兩句話。” |
始終如一 | 《梁書 到洽傳》:“明公儒學(xué)稽古,淳厚篤成,立身行道,終始如一。” |
變化多端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陳從善梅嶺失渾家》:“這齊天大圣神通廣大,變化多端。” |
終而復(fù)始 | 《淮南子 說山訓(xùn)》:“通于學(xué)者若車軸,轉(zhuǎn)轂之中,不運于己,與之致千里,終而復(fù)始,轉(zhuǎn)無窮之源。” |
秀才造反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無論他們有沒有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實有其事,且派個人去查一查,看他們?yōu)楹巫鞔伺e動,再作道理。” |
始亂終棄 | 唐 元稹《鶯鶯傳》:“始亂之,終棄之,固其宜矣。” |
周而復(fù)始 | 《文子 自然》:“十二月運行,周而復(fù)始。” |
胡編亂造 | 孫犁《小說雜談》:“他的小說的失敗,并不完全在這結(jié)尾上,而在整篇都是胡編亂造。” |
自始至終 | 《宋書 謝靈運傳》:“以晉氏一代,自始至終,竟無一家之史,令靈運撰《晉書》,粗立條流,書竟不就。” |
先自隗始 | 《戰(zhàn)國策·燕策一》:“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 |
合盤托出 | 清 李光庭《鄉(xiāng)言解頤 地部 婚姻》:“鄙夫欣羨之眼,敗家婦不足之心,合盤托出。” |
始終不易 | 《周書 蘇湛傳》:“臣自惟言辭不如伍被遠(yuǎn)矣,然始終不易,竊謂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