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遒麗的成語故事
拼音diē dàng qiú lì
基本解釋跌宕:放縱不拘;遒麗:強(qiáng)勁逸麗。形容文辭、書法放縱不拘,剛勁逸麗。
出處《清史稿·梅植之傳》:“謂其跌宕遒麗,鍛煉舊榻,血脈精氣,奔之腕下,熙載未之敢先。”
暫未找到成語跌宕遒麗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跌宕遒麗)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風(fēng)和日麗 | 清 吳趼人《痛史》:“是日風(fēng)和日麗,眾多官員,都來祭奠。” |
馳魂宕魄 | 聞一多《李白之死》詩:“還有吹不滿旗的靈風(fēng)推著云車,滿載霓裳縹緲、彩佩玲瓏的仙娥,給人們頌送著馳魂宕魄的天樂。” |
富麗堂皇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4回:“只見當(dāng)朝圣人出的三個(gè)富麗堂皇的題目,想著自然要取幾篇筆歌墨舞的文章。” |
跌跌撞撞 |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42回:“腳底下不曉得高低,跌跌撞撞,進(jìn)了右首房間。” |
清詞麗句 | 唐 杜甫《戲?yàn)榱^句》之五:“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
堂皇富麗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連忙燈下一看,只見當(dāng)朝圣人出的是三個(gè)富麗堂皇的題目。” |
麗句清詞 | |
華冠麗服 | 清·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三回:“又行了半日,忽見街北蹲著兩全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gè)華冠麗服之人,正門不開,只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 |
斗美夸麗 | 宋 吳自牧《夢(mèng)梁錄 民俗》:“有一等晚年后生,不體舊規(guī),裹廳巾異服,三五為群,斗美夸麗,殊令人厭見。” |
跌宕風(fēng)流 | 清 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續(xù)錄二》:“諸君子跌宕風(fēng)流,自是佳話。” |
花麗狐哨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0回:“他自己吃人在他跟前那等花麗狐哨,喬龍畫虎的,兩面三刀哄他,就是千好萬好了。” |
根株附麗 | 明·唐順之《與周約庵中丞論項(xiàng)守》:“又自羅翁當(dāng)國,為縉紳所輻輳,而永嘉之人根株附麗,攫美官鼓聲勢(shì)者尤眾。” |
跌腳搥胸 | |
捶胸跌足 |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老翁捶胸跌足道:‘眼面前錯(cuò)過了仙緣,悔之何及!’” |
跌腳槌胸 | 《水滸傳》第一○四回:“眾人跌腳槌胸,好似掀翻了雞窠,弄出許多慌來。” |
跌打損傷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9回:“老夫于歧黃雖不深知,向來祖上傳有濟(jì)世良方,凡跌打損傷,立時(shí)起死回生。” |
跌磕蹭蹬 | |
跌蕩風(fēng)流 | 清 余懷《板橋雜記 珠市名妓附見》:“白門娟娟靜美,跌蕩風(fēng)流,能度曲,善畫蘭。” |
跌跌蹌蹌 | |
跌跌滾滾 | |
天生麗質(zhì) | 唐 白居易《長(zhǎng)恨歌》:“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 |
跌腳絆手 | 《孽海花》第二八回:“自從第一步踏上了社會(huì)的戰(zhàn)線,只覺得面前跌腳絆手的布滿了敵軍,第二步再也跨不出。” |
流宕忘反 | 晉·杜預(yù)《春秋左氏傳序》:“雷同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時(shí)也。” |
跌宕昭彰 | 南朝 梁 蕭統(tǒng)《序》:“其文章不群,辭彩精拔,跌宕昭彰,獨(dú)超眾類。” |
拽拳丟跌 | 元·無名氏《打韓通》第二折:“俺是韓通的徒弟,今日拽拳丟跌已罷,師父吃酒去了,我兩個(gè)無甚事。” |
日月麗天 | 《易·離》:“日月麗乎天,百谷草木麗乎土。” |
沉博絕麗 | 漢 揚(yáng)雄《答劉歆書》:“雄為郎之歲,自奏少不得學(xué),而心好沉博絕麗之文,愿不受三歲之奉,且休脫直事之由。” |
艷麗奪目 | 巴金《春》:“紅白色的花朵掩映在一簇簇的綠葉叢中,愈顯得艷麗奪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