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漫漫的成語故事
拼音hào hào màn màn
基本解釋
出處
暫未找到成語浩浩漫漫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浩浩漫漫)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漫不經心 | 明 朱國楨《涌幢小品 存問》:“近見使者至城外,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經心。” |
漫山遍野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8回:“西涼州前部先鋒馬岱引軍一萬五千,浩浩蕩蕩,漫山遍野而來。” |
浩如煙海 | 宋 司馬光《進<資治通鑒>表》:“簡牘盈積,浩如煙海,抉摘幽隱,枝計毫厘。” |
聲勢浩大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
漫無邊際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4章:“只向黎說了一些海闊天空、漫無邊際的話。” |
浩浩蕩蕩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邊涯。” |
漫不經意 | 郭沫若《文藝論集 <瓦特 裴德的批評論>》:“有時不能瑩然徹底而變化,好像漫不經意地在四處爆發著一個優美的結晶。” |
啞子漫嘗黃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回:“文姜深閨寂寞,懷念諸兒,病勢愈加,卻是胸中展轉,難以出口。正是‘啞子漫嘗黃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浩然之氣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
漫誕不稽 | 宋·洪邁《容齋隨筆·史記世次》:“其為漫誕不稽,無足疑者。” |
浩氣凜然 | 《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
漫天漫地 | 明·朱國楨《涌幢小品·大劫運》:“南宋末造,蒙古兵勢,漫天漫地蓋來。又加以謀勇,如何御得他。” |
漫天匝地 | 宋·范成大《雪復大作六言》:“遙想漫天匝地,近聽穿幔鳴窗。” |
長夜漫漫 | 《淮南子 寧戚〈飯牛歌〉》:“生不逢堯與舜禪,短布單衣才至骭,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
水漫金山 | 《白雪遺音·馬頭調·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見許仙,面帶妖色,不放下山。怒惱白蛇,忙喚青兒,帶領著蝦兵蟹將,這才水漫金山。” |
硝煙彌漫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掌子面炮聲轟響,硝煙彌漫,成千上萬的人二十四小時三班倒,輪番在地下作業。” |
煙波浩渺 | 唐 崔致遠《將歸海東巉山春望》:“目極煙波浩渺間,曉鳥飛處認鄉關。” |
漫天大謊 | 魯迅《南腔北調集 諺語》:“古之秀才,自以為無所不曉,于是有‘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這自負的漫天大謊,小百姓信以為真,也就漸漸的成了諺語,流行開來。” |
漫天蓋地 | 清·蒲松齡《東郭外傳》:“齊人漫天蓋地說大話,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風魔。” |
卷帙浩繁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6回:“卷帙浩繁,也恐一時紙價騰貴,貲力不給。” |
漫條斯理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公子正在那里檢點那些考具的東西,聽見老爺的話,便過來規規矩矩,漫條斯理的說道:‘這話還得請父親斟酌。’” |
漫天遍地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88回:“我上高阜處觀望遼兵,其勢浩大,漫天遍地而來。” |
浩浩湯湯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
天真爛漫 | 宋 龔開《高馬小兒圖》:“此兒此馬俱可憐,馬高三齒兒未冠,天真爛熳好容儀,楚楚衣裝無不宜。” |
漫天開價 | 阿英《城隍廟的書市》:“城隍廟的定價是靠不住的,他‘漫天開價’,你一定要‘就地還錢’,慢慢的和他們‘推敲’。” |
漫無止境 | |
抵死漫生 | 宋·向滈《西江月》詞:“抵死漫生要見,偷方覓便求歡。” |
浩然正氣 | 老舍《兔兒爺》:“抗戰建國須憑真實本領與浩然正氣,只能迎時當令充兔子王的,不作漢奸,也是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