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精用宏的成語故事
拼音qǔ jīng yòng hóng
基本解釋精:精華。用:采用;享用。宏:通弘;大。從大量的事物中取其最好的。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蕞爾國,而三世執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暫未找到成語取精用宏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取精用宏)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精雕細刻 | 《共青團員;要做八十年代的帶頭人》(1982年2月5日《中國青年報》社論):“要以平等交心的態度;點點滴滴、精雕細刻;因勢利導地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工作。” |
使心用腹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2回:“至于貪淫縱欲,使心用腹,污穢人家女眷,沒有一個減等奪祿,或是妻子見報,陰中再不饒過。” |
強取豪奪 | 周立波《山鄉巨變》下卷:“‘這叫強取豪奪。’謝慶元嘶聲地說。” |
用心竭力 | 明·無名氏《破天陣》:“如今圣人招賢納士,豁達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則要你用心竭力也。” |
節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用智鋪謀 | 明·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韓元帥率領軍卒,驅將校用智鋪謀。” |
物盡其用 | 馬烽《典型事例》:“這倒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兩全其美。” |
學以致用 | 李新《為有源頭活水來》:“要結合實際工作和革命斗爭的需要來學,學以致用,并且勤學苦學。” |
取長補短 |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
阿世取容 |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六篇:“至叔孫通,則正以曲學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儀,知典禮也。” |
用心良苦 | 清·錢謙益《題懷麓堂詩鈔》:“孟陽于惡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詩療之,曰:‘此引年之藥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
殺雞取卵 | 希臘《伊索語言 生金蛋的雞》:一個蠢人想殺了雞從雞肚子里取出金塊,從而一下子發大財,結果卻一無所得 |
取而代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
暴取豪奪 | 宋 蘇軾《策斷上》:“國用不足,則加賦于民,加賦而不已,則凡暴取豪奪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
鉆木取火 | 唐·慧能《壇經·疑問品》:“若能鉆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
取之不盡 | 宋·朱熹《朱子語類·孟子·離婁下》:“他那源頭只管來得不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來供自家用。” |
剛愎自用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剛愎不仁,未肯用命。” |
精明強干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況且隨帶的那些司員,又都是些精明強干、久經審案的能員,那消幾日,早問出許多賊款來。” |
別有用心 | 宋 朱熹《與劉子澄書》:“方別尋得一頭緒,似差簡約端的,始終文字言語之處,真別有用心處。” |
茍合取容 |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四者無一遂,茍合取容,無所短長之效,可見于此矣。” |
精兵強將 | 《晉書·郗鑒傳》:“使君若顧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將。” |
無所用心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
濫用職權 | |
古為今用 | 毛澤東《書信選集 致陸定一》:“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
棄重取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2回:“中原乃海內之地,兩都皆大漢創業之方,陛下不取而但爭荊州,是棄重而取輕也。” |
用計鋪謀 | 明·黃元吉《流星馬》第二折:“俺行兵處盡按管樂用計鋪謀,相持時盡按孫吳安營下寨。” |
無理取鬧 | 唐 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鳴聲相呼和,無理只取鬧。” |
禮之用,和為貴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