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鐘暮鼓的成語故事
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
基本解釋暮:傍晚。佛教規(guī)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出處宋 陸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無休時(shí)。”
暫未找到成語晨鐘暮鼓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晨鐘暮鼓)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重整旗鼓 | 宋 克勤《圓悟佛果禪師語錄》第17卷:“法燈重整槍旗,再裝甲胄。” |
朝思暮想 | 宋 柳永《傾杯樂》詞:“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
掉舌鼓唇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9回:“妝女的呈嬌獻(xiàn)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td> |
暮史朝經(jīng) |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螢窗雪案,暮史朝經(jīng)?!?/td> |
揚(yáng)幡擂鼓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8回:“如今是揚(yáng)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見了。” |
牝雞司晨 | 《尚書 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td> |
薄暮冥冥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
偃旗息鼓 | 晉 陳壽《三國(guó)志 蜀志 趙云傳》:“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云別傳》:“云入營(yíng),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云有伏兵,引去?!?/td> |
大張旗鼓 | 清 張春帆《宦?!罚骸袄顓⑷謳е@些人陸續(xù)出了鎮(zhèn)南關(guān),便大張旗鼓,排齊隊(duì)伍,浩浩蕩蕩地向前進(jìn)發(fā)。” |
當(dāng)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李國(guó)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這就去當(dāng)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什么不好的呢?” |
一鼓作氣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十年》:“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td> |
美人遲暮 | 戰(zhàn)國(guó) 楚 屈原《楚辭 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
打退堂鼓 | 元 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將馬來,回私宅去也。” |
密鑼緊鼓 | 陳殘?jiān)啤渡焦蕊L(fēng)煙》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鑼緊鼓地查什么陰謀,你走路也得當(dāng)心呵,要帶眼識(shí)人?!?/td> |
黃鐘毀棄 | 戰(zhàn)國(guó) 楚 屈原《楚辭 卜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戰(zhàn)國(guó)·楚·屈原《楚辭·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td> |
朝升暮合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8卷:“若有得一兩二兩贏余,便也留著些做個(gè)根本,而今只好繃繃拽拽,朝升暮合過去,那得贏余。” |
二缶鐘惑 | 戰(zhàn)國(guó) 宋 莊周《莊子 天地》:“以二缶鐘惑,而所適不得矣。” |
音聲如鐘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盧植傳》:“身長(zhǎng)八尺二寸,音聲如鐘?!?/td> |
鐘馗捉鬼 | 宋·王瑩《群書類編故事·夢(mèng)鐘馗》:“鐘馗捉鬼?!?/td> |
朝西暮東 | 明·無名氏《四賢記·社會(huì)》:“朝西暮東,齊、梁、燕、宋,生涯不同?!?/td> |
黃鐘大呂 | 《陸九淵集 語錄下》:“先生之文如黃鐘大呂,發(fā)達(dá)九地,真啟洙泗鄒魯之秘,其可不傳耶?” |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回:“如陛下荒淫酒色,昵比匪人,惟以婦言是用,此牝雞司晨,惟家之索?!?/td> |
收鑼罷鼓 |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格局》:“骨肉團(tuán)聚,不過歡笑一場(chǎng),以此收鑼罷鼓,有何趣味?!?/td> |
鼓噪而進(jìn)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七年》:“越子為左右句舉,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進(jìn)。” |
暮氣沉沉 | 范文瀾《中國(guó)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四節(jié):“久已有志于改革的王安石,受命執(zhí)政,生氣勃勃,但朝廷卻是暮氣沉沉?!?/td> |
緊鑼密鼓 | 劉紹棠《狼煙》:“綠樹蔥蘢的太子鎮(zhèn)里,傳出一陣陣緊鑼密鼓的喧響。” |
商羊鼓舞 | 《孔子家語·辨政》:“且謠曰:‘天將大雨,商羊鼓舞?!?/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