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案鹿車的成語故事
拼音hóng àn lù chē
基本解釋鴻案:《后漢書·梁鴻傳》載有梁鴻之妻舉案齊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相敬如賓。鹿車:《后漢書·鮑宣妻傳》載有鮑宣與妻共駕鹿車歸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比喻夫妻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體貼,同甘共苦。
出處鴻案:《后漢書·梁鴻傳》載有梁鴻之妻舉案齊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相敬如賓。鹿車:《后漢書·鮑宣妻傳》載有鮑宣與妻共駕鹿車歸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
暫未找到成語鴻案鹿車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鴻案鹿車)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釋車下走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行數百數,以駒為不疾,奪轡代之;御可數百步,以馬為不進,盡釋車而走。” |
鴻鵠將至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安步當車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
驚鴻艷影 | 清·王韜《鵑紅女史》:“遙見樓頭有一女子憑欄臨波凝睇,素妝淡服,豐神絕世,驚鴻艷影,湖水皆香。”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鴻儒碩學 | 《晉書·儒林傳序》:“鴻儒碩學,無乏于時。” |
連車平斗 | 唐 張鷟《朝野僉載》第四卷:“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 |
鉅學鴻生 | 漢 揚雄《羽獵賦》:“于茲乎鴻生鉅儒,俄軒冕,雜衣裳,修唐典,匡《雅》《頌》,揖讓于前。” |
馬龍車水 | 清 捧花生《畫舫余譚》:“馬龍車水,過者如云。” |
鹿死誰手 | 《晉書 石勒載記下》:“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朕遇光武,當并驅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
畫眉舉案 | 《漢書·張敞傳》:“(敞)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有司以奏敞。上問之,對曰:‘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于畫眉者。’” |
車水馬龍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皇后紀上 明德馬皇后》:“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 |
前車之鑒 | 漢 劉向《說苑 善說》:“《周書》曰:‘前車覆,后車戒。’” |
來鴻去燕 | 清 黃景仁《稚存從新安歸作此寄之》詩:“來鴻去燕江干路,露宿風飛各朝暮。” |
老牛拉破車 | 吳強《紅日》第六章:“那么,什么時候解決戰斗?還是老牛拉破車,慢慢吞吞的嗎?” |
拍案叫絕 | 唐 田穎《博浪沙行序》:“不禁拍案呼奇。” |
車到山前必有路 | 高玉寶《高玉寶》第四章:“高大哥,‘車到山前必有路’,‘老天爺不會餓死睡家鳥’的。” |
魚網鴻離 | 《詩經·邶風·新臺》:“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
輕車熟路 | 唐 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后也。” |
指鹿作馬 | 《三國志 魏志 鮑勛傳》:“大軍還洛陽,曜有罪,勛奏絀遣。而曜密表勛私解邕事。昭曰:‘勛指鹿作馬,收付廷尉。’” |
指鹿為馬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 |
車軌共文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 |
覆車之轍 | 《舊五代史·晉書·李專美傳》:“若陛下不改覆車之轍,以賞無賴之軍,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
鴻鵠之志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車攻馬同 | 《詩經·小雅·車攻》:“我車既攻,我馬既同。” |
學富五車 | 先秦 莊周《莊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
舉案齊眉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逸民傳 梁鴻》:“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