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焚益薪的成語故事
拼音jiù fén yì xīn
基本解釋焚:火災;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錯誤的方法使問題更加嚴重。
出處清 劉坤一《復李少荃制軍》:“所派之營務處何道臺,則人更陰狡,以之自輔,是猶救焚而益薪?!?/p>
暫未找到成語救焚益薪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救焚益薪)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抽薪止沸 | 北齊 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
治絲益棼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 |
救世主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4章:“即刻鉆進了駕駛樓,像救世主一樣微笑著向他招招手,就坐著汽車跑得一溜煙不見了蹤影?!?/td> |
薪貴于桂 |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得無如鬼,王難見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td> |
坐薪懸膽 | 《金史 術虎筠壽傳》:“中都食盡,遠棄廟社,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奈何以球鞠細物動搖民間。” |
多多益善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td> |
謙受益,滿招損 | 明·沈采《千金記·延訪》:“謙受益,滿招損。” |
止沸益薪 | 明·李贄《為黃安二上人書》之三:“對高潔人談高潔,已為止沸益薪,況高潔十倍哉!” |
心急如焚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7回:“我越發覺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沒法的事,成日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td> |
救經引足 | 荀況《荀子 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猶伏而咶天,救經而引其足也?!?/td> |
滿招損,謙受益 | 《尚書 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
受益匪淺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56回:“若能眾位豪杰常常聚首,教導小兒,卻是受益匪淺!”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
薪盡火滅 | 《法華經·序品》:“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分布諸舍利,而起無量塔。” |
薪燼火傳 | 梁啟超《管子傳·自序》:“雖不能至,而或具體而微焉,或有其一體焉,則薪燼火傳,猶旦莫也,國于是乎有與立?!?/td> |
救命稻草 | 王朔《永失我愛》:“我可知道人抓住救命稻草是什么手勁兒了?!?/td> |
路見不平,拔刀相救 |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續集·金竹寺》:“路見不平,拔刀相救。佛菩薩賞其義俠,故遠導幻影以生之。” |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 | |
曲突移薪 | 清·李漁《玉搔頭·媲美》:“曲突移薪計未忠,焦頭爛額敢居功?!?/td> |
舍己救人 | 老舍《老張的哲學》:“舍己救人也要湊好了機會,不然,你把肉割下來給別人吃,人們還許說你的肉中含有傳染病的細菌。” |
薪桂米金 | 宋·蘇軾《次韻鄭介夫》詩:“一落泥途跡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 |
焚書坑儒 | 漢 孔安國《〈尚書〉序》:“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td> |
無可救藥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為之謀主以害楚國,不可救療。” |
欲益反弊 | 金·王若虛《五經辨惑上》:“元凱于此,不獨誣經,而其于《左傳》,亦所謂欲益而反弊也。” |
新益求新 | 清·王韜《練水師》:“西國船制,日有變更,精益求精,新益求新?!?/td> |
救死扶傷 |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仰億萬之師,與單于連戰十有余日,所殺過半當,虜救死扶傷不給?!?/td> |
曲突徙薪 |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 |
明察秋毫,不見輿薪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