綈袍戀戀的成語故事
拼音tí páo liàn liàn
基本解釋綈袍:粗絲絹袍子;戀戀:留戀。指不忘舊情。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7回:“汝所以不得死者,以綈袍戀戀,尚有故人之情。”
暫未找到成語綈袍戀戀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綈袍戀戀)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犬馬戀主 | 三國·魏·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踴躍之懷,瞻望反側,不勝犬馬戀主之情。”南朝·宋·鮑照《從臨海王上荊初發新渚》詩:“狐涂懷窟志,犬馬戀主情。” |
留戀不舍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玄德曰:‘吾初見子龍,便有留戀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 |
黃袍加身 | 清 錢采《說岳全傳》:“自從陳橋兵變,黃袍加體,即位以來,稱為真龍天子。” |
戀戀不舍 | 宋 王明清《揮塵后錄》第六卷:“促膝劇談,戀戀不忍舍。” |
戀棧不去 | 《晉書·宣帝紀》:“駑馬戀棧豆。” |
紫袍玉帶 | 明·無名氏《萬國來朝》第三折:“戶列簪纓姓字香,紫袍玉帶氣昂昂。” |
同袍同澤 | 《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
黃袍加體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一回:“自從陳橋兵變,黃袍加體,即位以來,稱為真龍天子。” |
冠袍帶履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8回:“一個捧著文房四寶,一個捧著冠袍帶履。” |
戀新忘舊 | 《群音類選·八聲甘州·閨情》:“從他別后,杳無半紙音書,多應他戀新往舊,撇得我一日三餐如醉癡。” |
袍澤之誼 | 《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
戀戀難舍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五回:“子牙戀戀難舍,有兩極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機會難逢,時不可失;況天數已定,自難逃躲。你雖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時,自有上山之日。’” |
綈袍之義 | 唐·高適《詠史》詩:“尚有綈袍贈,應念范叔寒。” |
駑馬戀棧豆 | 晉 干寶《魏書》:“范則智矣,駑馬戀棧豆,爽必不能用也。” |
犬馬之戀 | 唐 劉禹錫《蘇州謝上表》:“江海遠地,孤危小臣。雖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馬之戀,親近為榮。” |
無心戀戰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回:“那道人見倒了和尚,無心戀戰,賣個破綻便走。” |
蝶戀蜂狂 | 明 張鳳翼《灌園記 太史賞花》:“知否,算蝶戀蜂狂,少不得為韶光一逗溜。” |
脫袍退位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擁護張主任,請郭主任脫袍退位。” |
割須棄袍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聞之,即扯旗角包頸而逃。” |
駑馬戀棧 | 《晉書 宣帝紀》:“爽與范內疏而智不及,駑馬戀棧豆,必不能用也。” |
戀酒迷花 | 元 無名氏《小孫屠》:“知它是爭名奪利?知它是戀酒迷花?使奴無情無緒。” |
北風之戀 | 南朝 梁 蕭統《古詩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
蜂迷蝶戀 | 《白雪遺音 嶺兒調 草橋驚夢》:“說不盡夢兒里半推半就,蜂迷蝶戀花心動。” |
三角戀愛 | 老舍《黑白李》:“三角戀愛,不得勁兒。” |
袍笏登場 | 清 趙翼《數月內頻送南雷述庵淑齋諸人赴京補官戲作》:“袍笏登場也等閑,若他動色到柴關。” |
葛巾布袍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干葛巾布袍,駕一只小舟,徑到周瑜寨中。” |
缊袍不恥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子路)也歟。” |
戀酒貪花 | 元·無名氏《梧桐葉》楔子:“終不然戀酒貪花,墮卻壯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