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規畫圓的成語故事
拼音nǐ guī huà yuán
基本解釋按照圓規畫圓形。比喻照老規矩辦事,不知道變通。
出處
暫未找到成語擬規畫圓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擬規畫圓)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定之規 | 郭小川《新路歌》:“歷史的發展,有它新陳代謝的一定之規。” |
一畫開天 | |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 《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
不成方圓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
為蛇畫足 | 《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 |
喬龍畫虎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0回:“他自吃人在他跟前那等花麗胡哨,喬龍畫虎,兩面三刀哄他,就是千好萬好了。” |
鄉規民約 | |
書畫卯酉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1回:“依舊每日縣中書畫卯酉,聽候差使。” |
事寬則圓 | 清 俞萬春《蕩寇志》第一百三十一回:“聞達暗想道:“此人本是一勇之夫,不難取他,只是攻擊得緊,他必死命相拒。看來此事,事寬則圓,急難成效。” |
事寬即圓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四十四回:“只怕事大難回,所以躊躇延捱……事寬即圓,支得他去,再可商量。” |
事款則圓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七回:“事款則圓,你且住啼哭,休得叫罵。”又第二十五回:“你老人家不要著急,這可是急不來的事,事款則圓。” |
事緩則圓 | 清 俞萬春《蕩寇志》:“看來此事,事寬則圓,急難成效。” |
京兆畫眉 | 東漢 班固《漢書 張敞傳》:“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于畫眉者。” |
從規矩定方圓 |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楔子:“天地神鬼人五仙,盡從規矩定方圓,逆則路路生顛倒,順則頭頭身外玄。” |
以規為瑱 | 《國語·楚語上》:“賴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其又以規為瑱也。” |
體規畫圓 |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釋俗》:“若體規畫圓,準方作矩,終為人之臣仆。” |
依本畫葫蘆 | 《朱子語類》卷四二:“仲弓卻只是據見本子做,只是依本畫葫蘆。” |
依樣畫葫蘆 |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依葫蘆畫瓢 | 《詩刊》1977年第12期:“如果就事論事,依葫蘆畫瓢,就會寫成:一條搭肩六尺長,勞動一天沾了灰。” |
偭規越矩 | 戰國 楚 屈原《離騷》:“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
偭規錯矩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離騷》:“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
充饑畫餅 | 元 宋方壺《醉花陰 雪浪銀濤套 古水仙子曲》:“當初指雁為羹,充饑畫餅,道無情卻有情。” |
八面圓通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8回:“第二要嘴巴會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了官場說官場上的話,見了生意人說生意場中的話,真正要八面圓通,十二分周到,方能當得此任。” |
公規密諫 | 《三國志·魏志·桓階傳》:“時太子未定,而臨菑侯植有寵,階數陳文帝德優齒長,宜為儲副,公規密諫,前后懇至。” |
出謀畫策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九回:“汝依違觀望其間,并不見出奇畫策,無非因人成事。” |
鑿圓枘方 | 戰國·楚·屈原《九辯》:“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齟齬而難入。” |
切磨箴規 | 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交友投分,切磨箴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