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始終的成語故事
拼音guàn chè shǐ zhōng
基本解釋貫徹:徹底實現或體現。指自始至終地堅持下去。
出處曾樸《孽海花》第34回:“對于內學相宗各法門,尤能貫徹始終。”
暫未找到成語貫徹始終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貫徹始終)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學貫中西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6回:“博了個熟識時務,學貫中西的名氣。”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 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九章:“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地主階級,品質卻是最惡劣的。” |
融會貫通 | 宋 朱熹《朱子全書 學三》:“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 |
始終一貫 |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中國不但應當和中國人民的始終一貫的良友蘇聯相聯合,而且應當按照可能,……” |
條入葉貫 | 漢·王充《論衡·薄葬》:“通人知士,雖博覽古今,窺涉百家,條入葉貫,不知審知。” |
從一以終 | 宋·文天祥《劉良臣母哀辭》:“嗚呼,全而生這之必全而歸之,從一以終兮尚得正,其何悲!” |
始作俑者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
如雷貫耳 |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 |
善始善終 |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善妖善老,善始善終。” |
壽終正寢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1回:“紂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終,你自夸壽終正寢,非侮君而何!” |
徹頭徹尾 | 宋 朱熹《答程正思書》:“蓋圣賢之學,徹頭徹尾,只是一個敬字。” |
終日終夜 | 春秋·魯·孔丘《論語·衛靈公》:“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
粟紅貫朽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捐之傳》:“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都內之錢,貫朽而不可校。” |
粟陳貫朽 | 明 范受益《尋親記 告借》:“你如今萬廩千倉,粟陳貫朽,每日勞勞碌碌,使盡機謀,如今半百之秋,又無男女,還不修善,更待何時?” |
氣貫長虹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于維巨卿,氣貫虹霓,義高云漢。” |
惶惶不可終日 | 郭沫若《我怎樣寫<青銅時代>和<十批判書>》:“敵人還有西進的模樣,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終日的情形。” |
徹里徹外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0回:“又叫裁縫與武松徹里徹外做秋衣。” |
報本反始 | 西漢 戴圣《禮記 郊特牲》:“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報本反始也。” |
徹首徹尾 | 宋 朱熹《答陳安卿書》:“今此于既學適道之后卻言篤信何也?恐信字徹首徹尾不可分先后。 |
始終如一 | 《梁書 到洽傳》:“明公儒學稽古,淳厚篤成,立身行道,終始如一。” |
終日不倦 | 《孔子家語·致思》:“吾聞可以為人終日不倦者,其惟學焉。” |
終而復始 | 《淮南子 說山訓》:“通于學者若車軸,轉轂之中,不運于己,與之致千里,終而復始,轉無窮之源。” |
始亂終棄 | 唐 元稹《鶯鶯傳》:“始亂之,終棄之,固其宜矣。” |
貫朽粟紅 | 明·吾丘瑞《運甓記·蘇峻倡亂》:“甲精器利,貫朽粟紅,兵誦吉申,民歌召杜。” |
周而復始 | 《文子 自然》:“十二月運行,周而復始。” |
響徹云霄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云霄,鸞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 |
自始至終 | 《宋書 謝靈運傳》:“以晉氏一代,自始至終,竟無一家之史,令靈運撰《晉書》,粗立條流,書竟不就。” |
先自隗始 | 《戰國策·燕策一》:“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