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盈蹈滿的成語故事
拼音lǚ yíng dǎo mǎn
基本解釋謂榮顯至極。
出處《明史·邵經(jīng)邦傳》:“如徒加以非分之任,使之履盈蹈滿,犯天人之怒,亦非璁等福也。”
暫未找到成語履盈蹈滿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履盈蹈滿)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人向隅,滿坐不樂 | 漢 劉向《說苑 貴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td> |
一子失著,滿盤皆輸 | 李欣《老生常談·熟視無睹,充耳不聞》:“一子失著,滿盤皆輸,這是有的。” |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說‘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乃是說的帶全局性的,即對全局有決定意義的一著?!?/td> |
七滿八平 | 清·趙翼《錦州刺史劉蔭萱駐藏回蜀遠寄藏佛一尊賦謝》詩:“刺瑞刻猴地幾多,七滿八平何處可施巧?” |
三千珠履 | 西漢·司馬遷《春申君列傳》:“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td> |
三平二滿 | 宋 黃庭堅《四休居士詩序》:“粗茶淡飯飽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td> |
三盈三虛 | 漢·王充《論衡·講瑞》:“少正卯在魯,與孔子并,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顏淵不出?!?/td> |
不自滿假 | 《書·大禹謨》:“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td> |
不衫不履 | 前蜀 杜光庭《虬髯客傳》:“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來,神氣揚揚,貌與常異?!?/td> |
豐豐滿滿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29章:“黑眉花眼,一口白牙,身體發(fā)育得豐豐滿滿,正是莊稼人所夢想的那種女人?!?/td> |
臨危履冰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90卷:“故圣人當言而懼,發(fā)言而憂,常如臨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貧。” |
臨深履冰 | 晉·葛洪《抱樸子·君道》:“誠能事過乎儉,臨深履冰,居安不忘乘奔之戒,處存不廢慮亡之懼。” |
臨深履尾 | 晉·鮑敬言《元君論》:“王者臨深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食,將何為懼禍及也?!?/td> |
臨深履薄 | 《詩經(jīng) 小雅 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td> |
乘虛蹈隙 | 《老殘游記》第十回:“黃龍舉起磬擊子來,在磬上鏗鏗鏘鏘的亂擊,協(xié)律諧聲,乘虛蹈隙?!?/td> |
二滿三平 | 宋·陳亮《三部樂·七月送丘宗卿使虜》詞:“小屈穹廬,膽二滿三平,共勞均佚?!?/td> |
人滿為患 | 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一:“客棧小,已經(jīng)人滿為患?!?/td> |
令人滿意 | 鄧小平《太行區(qū)的經(jīng)濟建設(shè)》:“合作運動也還不能令人滿意?!?/td> |
以冠補履 | 《漢書·賈誼論》:“履雖鮮不如于枕,冠雖敝不以苴履?!?/td> |
保泰持盈 | 《明史 孝宗紀贊》:“孝宗兒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td> |
保盈持泰 | 參見“保泰持盈”。 |
充棟盈車 | 明·胡應(yīng)麟《詩藪·遺逸中》:“充棟盈車,鞠為黃壤?!?/td> |
充箱盈架 | |
兵革滿道 | 漢·王充《論衡·寒溫》:“六國亡時,秦漢之際,諸侯相伐,兵革滿道。” |
再蹈覆轍 | 郭沫若《抱箭集·第二輯·曼陀羅華》:“這也是一種經(jīng)驗?zāi)?,我們都是年青人,將來還有生育的機會,我們可以不再蹈覆轍了?!?/td> |
冠上履下 | 《史記·儒林列傳》:“冠雖敝,必加于首;履雖新,必關(guān)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td> |
冠履倒施 | 明·李贄《<忠義水滸傳>序》:“蓋自宋室不競,冠履倒施,大賢處下,不肖處上?!?/td> |
冠履倒易 | 《東觀漢記 楊賜傳》:“亡損溝壑,不見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處?!?/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