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衡對宇的成語故事
拼音wàng héng duì yǔ
基本解釋門戶相對;可以互相望見。形容彼此住得很近。
出處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 沔水》:“司馬德操宅洲之陽,望衡對宇,歡情自接。”
暫未找到成語望衡對宇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望衡對宇)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望無垠 | 馮德英《苦菜花》第十章:“一輪火紅的太陽升起來,普照著一望無垠的原野。” |
一望無涯 | 清·庾嶺勞人《蜃樓志》第11回:“二人上了山頭,千峰錯落,一望無涯。” |
一望無邊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在鄱陽湖旁邊的一座大山上,太陽剛剛出來,把一望無邊的湖水照得金光閃閃。” |
一望無際 | 宋 秦觀《蝶戀花》:“舟泊潯陽城下住,杳靄昏鴉,點點云邊樹。九派江分從此去,煙濃一望空無際。” |
一望而知 | 清 李綠園《歧路燈》:“又說了一回話,大約言語甜俗,意味粗淺,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
一線希望 | 丁玲《水》:“他們還留著一線希望,這希望使他們一天一天地瘦起來,然而卻一天一天地清醒起來了。” |
三夫之對 | 《晉書·王濬傳》:“今臣之信行,未若曾參之著;而讒構沸騰,非徒三夫之對,外內扇助,為二五之應。” |
三頭對案 |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117回:“今天人們都在此處,咱們三頭對案的說一說。” |
三對六面 | 茅盾《子夜》:“回頭我自會請三先生來,大家三對六面講個明白。” |
三曹對案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1回:“第一殿秦廣大王即差鬼使催請陛下,要三曹對案。” |
不大對頭 | 老舍《正紅旗下》:“他也許真是個職業的伶人吧?可又不大對頭。” |
不負眾望 | 熊召政《張居正》第四卷第23回:“宋儀望起復履任之后,果然不負眾望。” |
東向而望,不見西墻 | 《呂氏春秋 去尤》:“東面望者,不見西墻;南鄉視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 |
東床擇對 | 明·吳承恩《壽胡母牛老夫人秩障詞》:“東床擇對,得鳳舉之名英;中遘冓宣勞,勵雞鳴之至誠。” |
東張西望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三巧兒只為信了賣卦先生之語,一心只想丈夫回來,此時經常走向前樓,在簾內東張西望。” |
東望西觀 | 《再生緣》第十一回:“這邊受專心等,東望西觀只候臨。” |
東脧西望 | 《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程相公此時兩只眼睛不夠使的,正在東脧西望,又聽得那為吆喝:‘吃酪罷!好干酪哇!’” |
東瞧西望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劉老老只聽見咯當咯當的響聲,很似打鑼篩面的一般,不免東瞧西望的。” |
東觀西望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6卷:“張公也慌張了,東觀西望,恐怕有人撞見。” |
臨軍對壘 | 明·無名氏《萬國來朝》第三折:“領將驅兵勇戰敵,臨軍對壘慣相持。” |
臨軍對陣 | 明·無名氏《慶賞端陽》第一折:“驟馬橫槍武藝精,臨軍對陣見輸贏。” |
臨風對月 | 元·丘處機《沁園春·示眾》詞:“向碧巖古洞,完全性命,臨風對月,笑傲希夷。” |
舉踵思望 |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蓋聞中國至仁,德洋恩普……舉踵思望,如怙旱之望雨。” |
事無不可對人言 | 《宋史·司馬光傳》:“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 |
云霓之望 | |
亥豕相望 | 明 謝肇淛《五雜俎 事部一》:“吳興凌氏諸刻,急于成書射利,又慳于倩人編摩,其間亥豕相望,何怪其然?” |
人微望輕 | 宋·岳飛《奏乞罷制置使職事狀》:“竊念臣人微望輕,難任斯職。” |
從容應對 | 明·李贄《焚書·雜述·豫約》:“有問乃答,不問即默,安閑自在,從容應答,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