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臺瓊室的成語故事
拼音yáo tái qióng shì
基本解釋玉砌的樓臺宮室。泛指華麗的宮廷建筑物。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崇教》:“其談宮殿,則遠擬瑤臺瓊室,近效阿房、靈光。”
暫未找到成語瑤臺瓊室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瑤臺瓊室)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債臺高筑 | 東漢 班固《漢書 諸侯王表序》:“有逃責(債)之臺。”唐 顏師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負責(債),無以歸之,主迫責急,乃逃于此臺,后人因以名之。” |
黃臺之瓜 | 《新唐書·承天皇帝倓傳》:“賢終日憂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樂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云可,四摘抱蔓歸。’” |
同室操戈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玄傳》:“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鬼瞰其室 | 《文選·揚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李善注引李奇曰:“鬼神害盈而福謙。”劉良注:“是知高明富貴之家,鬼神窺望其室,將害其滿盈之志矣。” |
室徒四壁 | 《魏書·陽固傳》:“居官清潔,家無余財,終歿之日,室徒四壁,無以供喪,親故為其棺斂焉。” |
室邇人遙 | 宋·蘇軾《次韻劉貢父所和憶持國》:“顏紅底事發先白,室邇何妨人自遙。”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人民文學》1976年第6期:“他如今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單等撒網下鉤了。” |
亂瓊碎玉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武松)正在雪里,踏著那亂瓊碎玉歸來。” |
亭臺樓閣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雖然算不得大園庭,那亭臺樓閣,樹林山水,卻也點綴結構得幽雅不俗。” |
引狼入室 | 元 張國寶《羅李郎》:“我不是引的狼來屋里窩,尋得蛐蜒鉆耳朵。” |
空室清野 | 《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今東方皆已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 |
章臺楊柳 | 唐韓翃有姬柳氏,以艷麗稱。韓獲選上第歸家省親;柳留居長安,安史亂起,出家為尼。后韓使人寄柳詩曰:“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亦應攀折他人手。” |
筑臺募士 | 宋·范仲淹《帝王好尚論》:“湯五聘伊尹,文王躬迎呂望,周公握發吐哺以待白屋之士,鄭武公好賢而詩雅歌之,燕昭王筑臺募士而智者歸之。” |
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
近水樓臺先得月 | 宋 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錢唐,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公即薦之。” |
碎瓊亂玉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回:“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而行。” |
章臺之柳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卷:“章臺之柳,雖已折于他人;玄都之花,尚不改于前度。” |
富家巨室 | 清 龍啟瑞《〈粵西團練輯略〉序》:“富家巨室捐資以助餉者,丁壯冒白刃涂原野者,紳士之督率奔走者,或轉戰破賊經歲不家食者:用民之力,亦幾于盡。” |
唱對臺戲 | 浩然《艷陽天》第40章:“他們喊他們的,咱們不跟他們唱對臺戲。” |
近水樓臺 | 宋 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 |
十室九空 | 晉 葛洪《抱樸子 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登堂入室 | 宋 吳坰《五總志》:“如徐師川、余荀龍、洪玉父昆弟、歐陽元老,皆黃門登堂入室者,實自足以名家。” |
下不了臺 | 張恨水《夜深沉》第15回:“她要是不睬你,你惱她,她下不了臺。” |
鹿走蘇臺 | 東漢 班固《漢書 伍被傳》:“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臺也。” |
不欺暗室 | 《漢魏南北朝墓志銘集釋 隋王世琛墓志》:“信行所履,不欺暗室。” |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 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
蘭芷之室 | 西漢·戴圣《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 |
歌臺舞榭 | 唐·呂令問《云中古城賦》:“歌臺舞榭,月殿云堂。”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