饞涎欲滴的成語故事
拼音chán xián yù dī
基本解釋饞:看見好的食物就想吃;涎:口水;欲:將要。饞得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貪吃或貪求欲望非常強烈。也作“垂涎欲滴”。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弄堂生意古今談》:“初到上海的鄉下人,一聽到(叫賣零食的聲音)就有饞涎欲滴之概。”
暫未找到成語饞涎欲滴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饞涎欲滴)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痛不欲生 | 宋 呂大鈞《吊說》:“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td> |
震耳欲聾 | 沙汀《呼嚎》:“每座茶館里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聲。” |
蠢蠢欲動 | 南朝 宋 劉敬叔《異苑 句容水脈》:“掘得一黑物,無有首尾,形如數百斛舡,長數十丈,蠢蠢而動?!?/td>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唐 許渾《咸陽城東樓》詩:“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肝膽欲碎 | |
樹欲靜而風不止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九卷:“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td> |
躍躍欲試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一席說,說得唐兒亂子心癢難抓,躍躍欲試。” |
欲速則不達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為所欲為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子之才,臣事趙孟,必得近幸。子乃為所欲為,顧不易耶?” |
利欲熏心 | 宋 黃庭堅《贈別李次翁》詩:“利欲熏心,隨人翕張?!?/td> |
恣情縱欲 | 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惟其生于后世,學絕道喪,異端邪說充塞彌滿,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與世間凡庸恣情縱欲之人均其陷溺,此豈非以學術殺天下哉?” |
飄飄欲仙 | 清 劉鶚《老殘游記》:“到了次日,老殘起來,見那天色陰得很重,西北風雖不甚大,覺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飄飄欲仙之致?!?/td> |
嘔心滴血 | 清·秋瑾《精衛石·序》:“余愿嘔心滴血以拜求之,祈余二萬萬女同胞無負此國民責任也。” |
水滴石穿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筆判云:‘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td> |
欲益反弊 | 金·王若虛《五經辨惑上》:“元凱于此,不獨誣經,而其于《左傳》,亦所謂欲益而反弊也?!?/td> |
昏昏欲睡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賈奉雉》:“是秋入闈復落,邑邑不得志,頗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強讀之。未至終篇,昏昏欲睡,心惶惑無以自主?!?/td> |
欲說還休 | 宋·辛棄疾《丑奴兒》詞:“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td> |
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 | 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凡人之論,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圓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鮮?!?/td> |
涓滴歸公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3回:“真正是涓滴歸公,一絲一毫不敢亂用?!?/td> |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td> |
搖搖欲墜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4回:“眾視之,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td> |
黑云壓城城欲摧 | 唐 李賀《歌詩集 卷一 雁門太守行》詩:“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
窮奢極欲 | 《漢書 谷永傳》:“窮奢極欲,湛湎荒淫?!?/td>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td> |
暢所欲言 | 清 方苞《游豐臺記》:“少長不序,臥起坐立,惟所便人,暢所欲言,舉酒相屬,向夕猶不能歸?!?/td> |
呼之欲出 | 宋 蘇軾《郭忠恕畫贊序》:“空蒙寂歷,煙雨滅沒,恕先在焉,呼之或出?!?/td> |
欲罷不能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td> |
欲速不達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