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蔓摸瓜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ùn màn mō guā
基本解釋同“順藤摸瓜”。
出處王士美《鐵旋風》第一部第六章:“依我看,我們現在應該抓緊,但不要去驚擾他,同時可以順蔓摸瓜,最后弄清楚情況。”
暫未找到成語順蔓摸瓜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順蔓摸瓜)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死腦瓜骨 | 錦云等《草莓三爺》:“你呀,就是死腦瓜骨!” |
順口溜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幾句順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勢:上面放,下面望,中間有些頂門杠!” |
黃臺之瓜 | 《新唐書·承天皇帝倓傳》:“賢終日憂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樂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云可,四摘抱蔓歸。’” |
節哀順變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喪禮,哀戚之至也;節哀,順變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
逆來順受 |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12出:“逆來順受,須有通時。” |
腦瓜不靈 | |
百依百順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做爺娘的百依百順,沒一事違拗了他。” |
起早摸黑 | 《送軍糧》:“天還沒有亮,起早摸黑趕著上前方。” |
一帆風順 | 唐 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風。” |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 三國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
偷偷摸摸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3回:“偏咱們就這樣丁是丁卯是卯的,只許你們偷偷摸摸的哄騙了去。” |
滾瓜爛熟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十一二歲就講書讀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讀的滾瓜爛熟。” |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 《藝文類聚》卷四一引三國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
及瓜而代 | 《左傳·莊公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 |
耳順之年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
一路順風 | 清 俞萬春《蕩寇志》第122回:“更喜云陳兩處亦無動靜,一路順風無些毫打叉之事。” |
順藤摸瓜 | 《人民日報》1982.6.30:“由此順藤摸瓜,很快破獲了這起盜竊案。” |
順理成章 | 宋 朱熹《朱子全書 論語》:“文者,順理而成章之謂也。” |
不可捉摸 | 明 謝肇淛《五雜俎 人部四》:“及一廁足,不能自返,而故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
順水推舟 |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你休得順水推舟,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
水底摸月 | 明·郎瑛《七修類稿·奇謔·諺語至理》:“賒酒時風花雪月,飲之時流星趕月,討錢時水底摸月。喻世之無賴者也。” |
順手牽羊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效馬效羊者右牽之。鄭玄注:“用右手便。” |
盲人摸象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洪進禪師》:“有僧問:‘眾盲摸象,各說異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
扯順風旗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五回:“每到一處先替他向人報告,說這位就是唐觀察;有些扯順風旗的,亦就一口一聲的觀察。” |
株連蔓引 | 《明史 奸臣傳 胡惟庸》:“帝發怒,肅清逆黨,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余人。及為《昭示奸黨錄》,布告天下,株連蔓引,迄數年未靖云。” |
摘瓜抱蔓 | 語本唐·李賢《黃臺瓜辭》:“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尚可,四摘抱蔓歸。” |
蔓蔓日茂 | 《漢書·禮樂志》:“蔓蔓日茂,芝成靈華。” |
匏瓜空懸 | 《論語 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