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滾滾的成語故事
拼音tāo tāo gǔn gǔn
基本解釋①大水奔流貌。常比喻說話連續不斷。②喻聲勢浩大。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他便把他父親怎的半生攻苦,才得了個榜下知縣……一五一十、從頭至尾、本本源源、滔滔滾滾的對那女子哭訴了一遍。”
暫未找到成語滔滔滾滾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滔滔滾滾)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禍亂滔天 | 《晉書·惠帝紀》:“禍亂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廢重宮,宗廟紀絕。” |
滾瓜爛熟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十一二歲就講書讀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讀的滾瓜爛熟。” |
滔滔不絕 | 五代 后唐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
天下滔滔 | 《三國志通俗演義·趙子龍磐河大戰》:“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懸之危。” |
滾瓜流水 |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五:“他得意地哈了一聲就滾瓜流水地一口氣說道:‘說是男女在那件事上也該平等。’” |
滔天罪行 | 毛澤東《為皖南事變發表的命令和談話》:“除對親日派破壞抗日、襲擊人民軍隊、發動內戰之滔天罪行,另有處置外……” |
波濤滾滾 | 元·鄭廷玉《楚宮》:“便有那波濤滾滾長江限,假若是無敵手戰應難。” |
滾瓜溜圓 | 王朔《癡人》:“意思是沒什么可奇怪的,每個新婚少婦都會有她這么個變得滾瓜溜圓的過程。” |
滔滔不竭 | 《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二·積善歌》:“飲福受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 |
滾滾而來 | 唐·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屁滾尿流 |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你要問俺名姓,若說出來,直唬得你屁滾尿流。” |
跌跌滾滾 | |
罪惡滔天 | 宋 周密《齊東野語 景定慧星》:“開慶誤國之人,罪惡滔天。” |
滔滔者天下皆是 | 春秋·魯·孔丘《論語·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 |
滔滔汩汩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三回:“說罷,又把題詩的人名字,屈著手指頭數出來,說了許多甚么生,甚么主人,甚么居士,甚么詞人,甚么詞客,滔滔汩汩,數個不了。” |
滔天大罪 | 毛澤東《質問國民黨》:“這兩種錯誤,都是滔天大罪的性質,都是和敵人漢奸毫無區別的,你們必須糾正這些錯誤。” |
滔滔不盡 | 《清史稿 傅山傳》:“與客談中州文獻,滔滔不盡。” |
尿流屁滾 |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你要問俺名姓,若說出來,直唬得你尿流屁滾。” |
滔滔不斷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安老先生]將作了個破題兒,又早被姑娘接過話來,滔滔不斷的一套,把他四位湊起來二百多周兒、商量了將及一年的一個透鮮的招兒,說了個隔腸如見!” |
滾雪球 | 劉玉民《騷動之秋》第三章:“咱們沒那個胃口,但可以群策群力滾雪球。” |
滾瓜溜油 | 清·蒲松齡《東郭外傳》:“做的有枝有葉,念的滾瓜溜油。” |
拋珠滾玉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4回:“拋珠滾玉只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閑;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 |
滾湯潑雪 | 清·石玉昆《續小五義》第124回:“這一場大戰,只殺得天翻地覆,滾湯潑雪,轉眼間尸橫滿地,血水直流。” |
打滾撒潑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0回:“芳官挨了兩下打,哪里肯依,便打滾撒潑的哭鬧起來。” |
屎滾尿流 |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這些柔順良民,卻有什么法兒抵抗他呢?急得屎滾尿流,典衣服,賣兒女的將錢湊出繳去。” |
東滾西爬 | 《中國民間故事選·鐵金剛》:“打得官兵東滾西爬,急忙逃命。” |
撒潑打滾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0回:“他雖不敢還手,便也撒潑打滾,尋死覓活。” |
滾芥投針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5回:“修行雖是滾芥投針……弟子情愿在山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