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逮克容的成語故事
拼音kè dǎi kè róng
基本解釋謂能和順而寬容。
出處清·周亮工《書影》第三卷:“即邑姜雖賢,不過如大姒克勤克儉,克逮克容。”
暫未找到成語克逮克容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克逮克容)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物克一物 |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然而趙守翁竟無奈她何,此謂人生萬物,一物克一物。” |
不容分說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59回:“那羅剎不容分說,雙手輪劍,照行者頭上乒乒乓乓,砍上十數下。” |
不容置喙 | 孫力《都市風流》第20章:“他想推掉沈萍的邀請,但沈萍的口氣不容置喙。” |
不容置疑 | 宋 陸游《謂南文集》:“蓋其靈響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
不容置辯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三生》:“吾合休矣。既而俘者盡釋,惟某后至,不容置辯,立斬之。” |
豐容盛鬋 | 曾樸《孽海花》第31回:“后一個是豐容盛鬋,光采照人。” |
豐容靚飾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南匈奴傳》:“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官,顧景裴回,竦動左右。” |
義不取容 | 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行不茍合,義不取容。” |
義不容辭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誼,小婿義不容辭。” |
云容月貌 | 明·梁辰魚《香遍滿·寄王桂父》套曲:“云容月貌,尋常淡妝難畫描。出落風神年尚小,一團都是俏。” |
互不相容 | |
僅容旋馬 | 《宋史·李沆傳》:“治第封丘門內,廳事前僅容旋馬。” |
從從容容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22回:“必須放他進內,從從容容,慢慢為之方可。” |
從容不迫 | 魏蘭《<浙案紀略>原序》:“當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
從容就義 | 宋 朱熹《近思錄》:“感慨殺身者易,從容就義者難。” |
從容應對 | 明·李贄《焚書·雜述·豫約》:“有問乃答,不問即默,安閑自在,從容應答,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
從容自如 | 吳伯簫《記一輛紡車》:“熟練的紡手趁著一線燈光或者朦朧的月色也能搖車,抽線,上線,一切做得從容自如。” |
從容自若 | 張天民《創業》:“華程從容自若。” |
以容取人 | 《韓非子·顯學》:“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孔子家語·子路初見》:“以容取人,則失之子羽; 以辭取人,則失之宰予。” |
以柔克剛 | 三國 蜀 諸葛亮《將苑》:“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 |
休休有容 | 《尚書 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
眾曲不容直 | 西漢·司馬遷《淮南子·說山訓》:“此所謂同污而異涂者,眾曲不容直,眾枉不容正。” |
依阿取容 | 宋·歐陽修《〈歸田錄〉序》:“又不依阿取容以循世俗,使怨嫉謗怒叢于一身,以受侮于群小。” |
偷合取容 | 《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論》:“偷合取容,以至圽身。” |
偷合茍容 | 先秦 荀況《荀子 臣道》:“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敬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謂之國賊。” |
偷媚取容 | 唐·張鷟《朝野僉載·張岌》:“并偷媚取容,實名教之罪人也。” |
允恭克讓 | 《尚書·堯典》:“允恭克讓。” |
先為之容 | 漢·鄒陽《于獄上書自明》:“蟠木根柢,輪囷離奇,而為萬乘器者,何則?以左右先為之容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