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購統銷的成語故事
拼音tǒng gòu tǒng xiāo
基本解釋國家對某些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實行有計劃的統一收購和銷售。
出處毛澤東《<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按語》:“因為黨的糧食統購統銷政策和合作化政策,使得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降低了。”
暫未找到成語統購統銷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統購統銷)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香銷玉沉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玉盆記》:“他怨悠悠香銷玉沉,亂紛紛碎滴珠囊逬,我難主憑蕭蕭兩鬢星。” |
銷聲匿跡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喪膽銷魂 |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四折:“暗自凝睛,不由我不喪膽銷魂忽地驚。” |
統一戰線 | 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目前的時局,要求我們勇敢地拋棄關門主義,采取廣泛的統一戰線,防止冒險主義。” |
黯然銷魂 | 南朝 梁 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李善注:“黯:失色將敗之貌。” |
薄利多銷 |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采取薄利多銷、穩定物價或適當降價的政策,在向缺糧區農民供應糧食方面,一般略有補貼。” |
綠慘紅銷 | 明 湯顯祖《紫釵記 醉俠閑評》:“心憔,難聽他綠慘紅銷。” |
實報實銷 |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13章:“將來花多花少,實報實銷,我也不多要你一個。” |
統籌兼顧 | 歐陽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一幕:“不是這樣統籌兼顧,天京一定難保。” |
創業垂統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君子創業垂統,為可繼也。” |
日銷月鑠 | 唐·韓愈《石鼓歌》:“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
聲銷跡滅 | 《北齊書·魏收傳》:“其舒也濟世成務,其卷也聲銷跡滅。” |
銷魂奪魄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鹽商富貴奢華,多少士大夫見了就銷魂奪魄。” |
自產自銷 |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九章:“創店之初,他仍然自己琢玉,自產自銷。” |
銷聲避影 | 唐·孫揆《令應傳》:“妾又以夫族得罪于天,未蒙上帝昭雪,所以銷聲避影,而自困如是。” |
冰銷葉散 | 《隋書 越王侗傳》:“若王師一臨,舊章暫睹,自應解甲倒戈,冰銷葉散。” |
銷魂蕩魄 |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15回:“這都是風俗奢靡,處處使人銷魂蕩魄。” |
骨化形銷 | 唐·元稹《鶯鶯傳》:“則當骨化形銷,丹誠不泯,因風委露,猶托清塵。” |
不成體統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3回:“刻印不及,以錐畫之,全不成體統。” |
銷聲匿影 | 清·陳其元《庸閑齋筆記·南匯李高士》:“又不見遺民尚有葉與熊,棄家削發空王宮,銷聲匿影將毋同。” |
冰銷霧散 | 唐 康駢《劇談錄 郭鄩見窮鬼》:“鄩復問云:‘彼之聚斂豐盈,何以遽令散去?’云:‘先得計于安品子,其余冰銷霧散。’” |
銷神流志 | 明·楊慎《冶容誨淫》:“女之艷媚,亦令人銷神流志。” |
一筆勾銷 | 宋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第七卷:“公取班簿,視不才監司,每見一人姓名,一筆勾之。” |
煙銷灰滅 | 元·劉祁《〈歸潛志〉序》:“向日二十余年間所見富貴權勢之人,一時煊赫如火烈烈者,迨遭喪亂,皆煙銷灰滅無余。” |
寒心銷志 | 漢·鄒陽《上書吳王》:“始孝文皇帝據關入立,寒心銷志,不明求衣。” |
一統天下 | 《公羊傳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
形銷骨立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葉生》:“生嗒喪而歸,愧負知己,形銷骨立,癡若木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