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朝露的成語故事
拼音fú yún zhāo lù
基本解釋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時光易逝,人生短促。
出處《周書 蕭大圜傳》:“人生若浮云朝露,寧俟長繩系景,實不愿之。執(zhí)燭夜游,驚其迅邁。”
暫未找到成語浮云朝露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浮云朝露)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只爭朝夕 | 毛澤東《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zhuǎn),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
顯山露水 |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六章:“那個從不顯山露水的青年實干家的影子,他那高高的身材,寬寬的肩膀。” |
朝思暮想 | 宋 柳永《傾杯樂》詞:“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
一朝權(quán)在手,便把令來行 | 明·顧大典《青衫記·承璀受閫》:“一朝權(quán)在手,便把令來行 ,大小三軍,聽吾命令。” |
撥云見日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見了爺爺,就是撥云見日,昏鏡重磨。” |
高聳入云 | 劉伯承《回憶長征》:“翻越了高聳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 |
從俗浮沉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感。 |
一夕一朝 | 《朱子語類》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謂:臣弒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
說雨談云 | 元·湯式《賞花時·送友人觀光》套曲:“弄柳拈花手倦抬,說雨談云口倦開,須發(fā)已斑白,風(fēng)流頓改。” |
暮史朝經(jīng) |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螢窗雪案,暮史朝經(jīng)。” |
九霄云外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這七寶盒中,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 |
出頭露面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孫二娘從小出頭露面,況是過來人,慣家兒,也不害什么羞恥。” |
朝令夕改 | 唐 元稹《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jié)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煩,自非有為而為。” |
云天霧地 | 周立波《山鄉(xiāng)巨變》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還強一色。就是有點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點云天霧地。” |
青云直上 | 南朝 齊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
勝友如云 |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十旬休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
風(fēng)虎云龍 | 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詞:“湯武偶相逢,風(fēng)虎云龍,興王袛在笑談中。” |
白草黃云 | 唐 權(quán)德輿《贈老將》詩:“白草黃云塞上秋,曾隨驃騎出并州。” |
白云蒼狗 | 唐 杜甫《可嘆》詩:“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nèi)缟n狗。” |
凌云之志 | 《漢書·揚雄傳》:“往時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賦》欲以風(fēng)帝,反縹縹有陵(凌)云之志。” |
霜露之悲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 終制》:“若報罔極之德,霜露之悲,有時齋供。” |
暴露無遺 | 杜鵬程《保衛(wèi)延安》第二章:“只要在這里發(fā)現(xiàn)敵人主力,那敵人一切詭計就暴露無遺。” |
服氣吞露 | 明·無名氏《洞玄升仙》第一折:“若論道姑休養(yǎng),服氣吞露,搬離運坎,施仁布義,必有成仙之日也。” |
朝升暮合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8卷:“若有得一兩二兩贏余,便也留著些做個根本,而今只好繃繃拽拽,朝升暮合過去,那得贏余。” |
煙消云散 | 元 張養(yǎng)浩《天凈沙》曲:“煙消云散,一杯誰共歌歡。” |
風(fēng)卷殘云 | 唐 戎昱《霽雪》:“風(fēng)卷殘云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 |
云游天下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7回:“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靜,原是祀水關(guān)鎮(zhèn)國寺中長老;后因云游天下,來到此處。” |
鋒芒畢露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瓚示梟夷,故使鋒芒挫縮,厥圖不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