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姿蕙質的成語故事
拼音lán zī huì zhì
基本解釋姿:容貌,姿態(tài);蕙:香草;蕙質:比喻美質。比喻女子聰慧美麗。
出處元·施君美《幽閨記·少不知愁》:“蘭姿蕙質,香肌稱羅綺。”
暫未找到成語蘭姿蕙質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蘭姿蕙質)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顧影弄姿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江城》:“二姊葛氏,為人狡黠善辨,顧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忌與埒。姊妹相逢無他語,惟各以閫威自鳴得意。” |
羊質虎皮 | 西漢 揚雄《法言 吾子》:“羊質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zhàn),忘其皮之虎矣。” |
婀娜多姿 | 三國 魏 曹植《洛神賦》:“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
空谷幽蘭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第五回:“空谷幽蘭,真想不到這種地方,會有這樣高人。” |
文圓質方 | |
文質彬彬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
溺心滅質 | 語出《莊子 繕性》:“文滅質,博溺心。” |
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
質疑問難 | 清 徐枋《與曾青藜書》:“此既古人之所有取,亦友朋質疑問難之一樂也。” |
蘭因絮果 | 清 龔自珍《丑奴兒令》:“蘭因絮果從頭問,吟也凄迷,掐也凄迷,夢向樓心燈火歸。” |
千姿百態(tài) | 蔣子龍《好景門》:“食客五花八門,論服飾千姿百態(tài),論膚色黃白都有。” |
搔首弄姿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獨胡粉飾貌,搔頭弄姿,盤旋偃仰,從容冶步,曾無慘怛之心。” |
遺華反質 | 《文選·陸云〈大將軍宴會被命做詩〉》:“頹綱既振,品物咸秩。神道見素,遺華反質。”李善注:“華謂采章,質謂淳樸也。遺,棄也。” |
芳蘭竟體 | 《南史 謝覽傳》:“覽意氣閑雅,視瞻聰明。武帝目送良久,謂徐勉曰:‘覺此生芳蘭竟體。’” |
蘭心蕙性 | 宋 柳永《玉女搖仙佩 佳人》詞:“愿奶奶,蘭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 |
蘭芝常生 | 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朱桂黝儵于南北,蘭芝阿那于東西。”注引:《禮年威儀》:“君乘金而王,其政平,則蘭芝常生。” |
蘭芷之室 | 西漢·戴圣《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 |
文質斌斌 | 《南史·庾杲之劉懷珍等傳論》:“懷珍宗族文質斌斌,自宋至梁,時移三代,或從隱節(jié)取高。” |
蘭友瓜戚 |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坐》:“吾輩得施為,正好談心花底;蘭友瓜戚,門外不須倒屣。” |
鶴骨松姿 | 金·元好問《普照范煉師寫真》詩之三:“鶴骨松姿又一奇,化身千億更無疑。” |
妍姿艷質 | |
桂折蘭摧 | 元·曹之謙《吊王內翰從之》詩:“山蟾斗仰名空在,桂折蘭摧恨未休。” |
摧蘭折玉 | 清·余懷《板橋雜記·麗品》:“某本非風流佳客,謬稱浪子端莊,……用誘秦誆楚之計,作摧蘭折玉之謀。” |
金蘭之友 | 《周易 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
蘭桂騰芳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父母俱存,謂之椿萱并茂;子孫發(fā)達,謂之蘭桂騰芳。” |
沅芷湘蘭 | 清·方文《酬鄒師可見投之作》詩:“沅芷湘蘭昔所聞,十年今始覯群芬。” |
質而不俚 | 《漢書·司馬遷傳贊》:“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
金蘭之交 | 《漢書 韓信傳》:“足下雖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然終為漢王所擒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