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謗莫若自修的成語故事
拼音zhǐ bàng mò ruò zì xiū
基本解釋止:停止,平息;謗:指責。要阻止別人毀謗,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出處《新唐書·魏謨傳》:“諺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謗莫若自修?!┍菹鲁缜лd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p>
暫未找到成語止謗莫若自修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止謗莫若自修)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人立志,萬夫莫奪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五卷:“正是‘一人立志,萬夫莫奪?!?/td> |
一噎止餐 | 語出《呂氏春秋·蕩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td> |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唐 李白《蜀道難》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td> |
一夫當關,萬夫莫摧 | 張?zhí)煲怼秲号畟儭罚骸疤扉T口是個要隘,非造門柵不可。一夫當關,萬夫莫摧?!?/td> |
一夫當關,萬夫莫敵 | 郁達夫《出奔》:“東路北伐先鋒隊將迫近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仙霞嶺下的時候,1926年的余日剩已無多?!?/td> |
一夫荷戟,千人莫當 | 《晉書·羊祜傳》:“蜀之為國,非不險也,高山尋云霓,深谷肆無景,數馬懸車,然后得濟,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當’?!?/td> |
一文莫名 | 巴金《談<憩園>》:“不過我雖然一文莫名靠稿費生活,卻不能不說自己不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所以我會由五叔的死想出了一個楊老三的故事?!?/td> |
一籌莫展 | 《宋史 蔡幼學傳》:“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 |
一辭莫贊 | 《史記 孔子世家》:“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td> |
萬夫莫當 | 《東周列國志》第七三回:“吾聞公子慶忌,筋骨如鐵,萬夫莫當。” |
萬夫莫敵 |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43回:“況其子高懷德勇冠三軍,萬夫莫敵。” |
不修小節(jié) | 《晉書 石苞傳》:“石苞……雅曠有智局,容儀偉麗,不修小節(jié)?!?/td> |
不修邊幅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序致》:“肆欲輕言,不修邊幅?!?/td> |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 | 唐·韓愈《原道》:“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td> |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唐 韓愈《原道》:“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td> |
不打自招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3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td> |
不攻自拔 | 《梁書·武帝紀》:“糧食既足,士眾稍多,圍守兩城,不攻自拔,天下之事,臥取之耳?!?/td> |
不攻自破 | 唐 顧德章《上中書門下及禮院詳議東都太廟修廢狀》:“是有都立廟之言,不攻而自破矣?!?/td> |
不敢自專 | 唐 韓愈《褅夾議》:“凡在擬議,不敢自專。 |
不期修古 | 戰(zhàn)國 韓 韓非《韓非子 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td> |
不法古不修今 | 《商君書·開塞》:“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則后于時,修今則塞于世?!?/td> |
不由自主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1回:“我也不很記得了。但覺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殺人才好。” |
不知自愛 | |
不知自量 | |
不絕若線 | 《公羊傳 僖公四年》:“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何休注:“線,縫帛縷,以喻微也?!?/td> |
不能自已 | 唐 盧照鄰《寄裴舍人書》:“因泣下交頤,不能自已?!?/td> |
不能自拔 | 《宋書 江夏王義恭傳》:“世祖前鋒至新亭,劭挾義恭出戰(zhàn),恒錄在左右,故不能自拔?!?/td> |
不自滿假 | 《書·大禹謨》:“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