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轅杜轡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猶攔駕。語本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截來轅于谷口,杜妄轡于郊端。”
出處語出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截來轅于谷口,杜妄轡于郊端。”
例子以凡干圣人之所議,望先生無截轅杜轡之虞。發(fā)函一披,則萬國幸甚。宋·王禹偁《擬留侯與四皓書》
基礎(chǔ)信息
拼音jié yuán dù pèi
注音ㄐ一ㄝˊ ㄩㄢˊ ㄉㄨˋ ㄆㄟˋ
繁體巀轅杜轡
感情截轅杜轡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截轅杜轡的意思解釋、截轅杜轡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斬釘截鐵 | 斬:砍斷;截:切斷。砍斷釘子切斷鐵。比喻做事;說話堅決果斷。 |
南轅北轍 |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
直截了當(dāng) | 了當(dāng):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繞彎子。 |
杜絕言路 | 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截然不同 | 截然:界限分明;像割斷的一樣。形容兩種事物沒有一點必然聯(lián)系。 |
拜倒轅門 | 轅門:將帥行轅或軍營的大門。形容對別人佩服之至,自愿認(rèn)輸。 |
續(xù)鳧截鶴 | 比喻違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損。 |
防微杜漸 |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頭;杜:杜絕;堵塞;漸:事物的起始、發(fā)展。在錯誤、壞事、不良風(fēng)氣等剛剛露苗頭時就加以制止;不使其發(fā)展。 |
截鐙留鞭 | 唐馮贄《云仙雜記·截鐙留鞭》:“姚崇牧荊州,受代日,闔境民泣,撫馬首截鐙留鞭,以表瞻戀。”后用為對離職官吏表示挽留惜別的套語。亦省作“截鐙”。 |
按轡徐行 | 轡:馬韁繩。輕輕按著韁繩,讓馬慢慢地走。 |
南棹北轅 | 猶南航北騎。 |
斬鋼截鐵 | 比喻干脆利落,堅決果斷。 |
整整截截 | 端方嚴(yán)肅貌。 |
攀轅扣馬 | 攀:牽挽;扣:套住。拉住車轅牽住馬匹。形容熱情挽留,不肯放行。 |
半截入土 |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內(nèi)。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攬轡中原 | 見“攬轡澄清”。 |
剪發(fā)杜門 | 剪發(fā):剪掉頭發(fā),指削發(fā)為僧。杜門:閉門。剪發(fā)為僧,閉門不出。 |
杜口木舌 | 杜口:閉口不言;木舌:結(jié)舌。閉著嘴說不出話來。比喻緘口不言,形容不敢說話 |
杜弊清源 | 杜絕弊端,廓清來源。 |
齊軌連轡 | 猶言并駕齊驅(qū)。 |
改轅易轍 | 轅:車轅;轍:車走過的痕跡,借指道路。改變車轅的方向,走新的路。比喻改變原來的態(tài)度和做法。 |
枉轡學(xué)步 | 比喻錯誤地模仿別人。 |
杜鵑啼血 | 傳說杜鵑晝夜悲鳴,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極。 |
攀轅臥轍 | 拉住車轅,躺在車道上,不讓車走。舊時用作挽留好官的諛詞。 |
截鶴續(xù)鳧 | 比喻事物勉強替代,失其本性。 |
杜口吞聲 | 形容一句話也不說。 |
杜絕人事 | 杜絕:斷絕;人事:人與人的交往。即斷絕與別人的一切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