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戇窳惰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愚戇:無知不明事理;窳:懶惰。形容愚昧而又懶惰。
出處春秋·齊·管仲《管子·水地》:“故其民愚戇而好貞,輕疾而易死。”
例子戰(zhàn)國·韓·韓非《韓非子·南面》:“是以愚戇窳惰之民,苦小費而忘大利也。”
基礎信息
拼音yú zhuàng yǔ duò
注音ㄩˊ ㄓㄨㄤˋ ㄩˇ ㄉㄨㄛˋ
感情愚戇窳惰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愚戇窳惰的意思解釋、愚戇窳惰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草木愚夫 | 愚:愚蠢;愚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樣愚昧無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
肉眼愚眉 | 比喻見識淺陋。 |
梯愚入圣 | 謂啟迪引導凡夫俗子成為圣人。 |
硁硁之愚 | 硁硁:淺陋而又固執(zhí)的樣子。堅持自己看法的謙詞。 |
使貪使愚 | 使:用;貪:不知足;愚:笨。用人所短,為己服務。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點,以發(fā)揮他的長處。 |
愚公移山 | 比喻做事有十分堅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 |
怠惰因循 | 怠惰:懈怠、懶惰。因循:拖延。形容懶散拖沓。 |
以學愈愚 | 謂用學習改變愚昧的秉性。 |
愚夫俗子 | 愚昧凡俗的人。 |
愚夫愚婦 | 舊時稱平民百姓。 |
愚不可及 | 及:趕上。形容愚笨到了極點。 |
外愚內智 | 智:聰慧。外形笨拙憨厚,內心機智聰明。 |
愚眉肉眼 | 謂凡俗的眼光。 |
下愚不移 | 移:改變。下等的愚人,決不可能有所改變。舊時儒家輕視勞動人民的觀點。也指不求上進,不想學好。 |
大愚不靈 | 愚:愚笨;靈:聰明靈巧。非常愚笨的人不曉事,很不機靈。 |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 平凡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中,也會有一次是正確的。 |
避強擊惰 | 軍事用語。在運動戰(zhàn)中避開敵人的精銳部隊而專揀疲弱的打。 |
大智若愚 |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 其:他的;銳氣:勇猛的氣勢;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總是避開敵人初來時的氣勢,等敵人疲憊時再狠狠打擊。 |
戇頭戇腦 | 楞頭楞腦,傻頭傻腦。 |
驚愚駭俗 | 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驚。 |
愚昧無知 | 非常愚笨;糊涂;又沒有知識。 |
大智如愚 | 謂才智極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來好象愚笨。 |
偏懷淺戇 | 偏懷:胸懷狹窄;戇:愚拙。胸懷狹窄,見識淺陋愚拙。 |
愚民政策 | 愚民:使人民愚昧。使人民變愚蠢的政策。 |
矜愚飾智 | 裝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 |
愚者千慮,亦有一得 | 指愚鈍人的許多思慮中總會有一些可取之處。常以謙指己見。 |
一得之愚 | 指自己對某件事的一點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