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衡杞梓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荊:荊山;衡:衡山;杞梓:兩種好木材,比喻優秀的人才。比喻南方的優秀人才。
出處《晉書·陸機陸云傳論》:“觀夫陸機、陸云,實荊衡之杞梓,挺珪璋之秀實,馳英華于早年。”
基礎信息
拼音jīng héng qǐ zǐ
注音ㄐ一ㄥ ㄏㄥˊ ㄑ一ˇ ㄗˇ
感情荊衡杞梓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荊衡杞梓的意思解釋、荊衡杞梓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合從連衡 | 從:通“縱”;衡:通“橫”。指聯合抗敵。 |
披荊斬棘 | 披:撥開;斬:砍斷;荊、棘:叢生多刺的小灌木。撥開荊;砍掉棘。指在創業階段清除阻礙;艱苦奮斗。也指在前進道路上清除各種阻礙;克服各種困難。 |
權衡輕重 | 權衡:衡量。衡量哪個輕,哪個重。比喻比較利害得失的大小。 |
掊斗折衡 | 剖開量物的斗,折斷稱物的衡。指廢除讓人爭多論少的斗衡。 |
藪中荊曲 | 比喻品質不好的人,處在惡劣的環境中會變得更壞。 |
荊榛滿目 | 荊榛:帶刺的叢生灌木。放眼望去,都是荊榛。形容遭遇變故后到處都是荒涼的景象。也比喻處境困難,障礙重重。 |
地棘天荊 | 謂到處布滿荊棘。比喻環境惡劣。 |
鑒空衡平 | 猶言明察持平。 |
三日不彈,手生荊棘 | 彈:用手指撥弄。三天不彈琴,手就像長滿荊棘那樣不靈活。比喻技藝不經常練習,就會生疏。 |
參前倚衡 | 意指言行要講究忠信篤敬,站著就仿佛看見“忠信篤敬”四字展現于眼前,乘車就好像看見這幾個字在車轅的橫木上。泛指一舉一動,一。 |
布裙荊釵 | 荊:灌木名;釵:婦女的首飾。粗布做的裙,荊條做的釵。形容貧家女子服飾儉樸。 |
班荊道故 | 班:鋪開;道:敘說。用荊鋪在地上坐在上面談說過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來談談別后的情況。 |
舉動荊棘 | 一舉一動,就象在刺樹林里一樣,比喻不能隨意,事事都遭威脅。 |
恭敬桑梓 | 恭敬:尊敬,熱愛;桑梓:桑樹和梓樹,古時家宅旁邊常栽的樹木,比喻故鄉。熱愛故鄉和尊敬故鄉的人。 |
困心衡慮 | 心意困苦,思慮阻塞。表示費盡心力,經過艱苦的思考。 |
荊筆楊板 | 荊:晉惠帝時權臣楚王司馬瑋;楊:晉惠帝時權臣楊駿;板:詔書。形容權臣專權用事。 |
荊天棘地 | 荊、棘:帶刺的灌木。天地間到處是荊棘。比喻處境艱險;障礙重重。 |
荊棘銅駝 | 銅駝:銅制的駱駝,古代置于宮門外。形容國土淪陷后殘破的景象。 |
杞宋無征 | 指資料不足,不能證明。 |
權衡利弊 | 權:稱砣。衡:稱桿。權衡:比較,衡量。比較一下哪一個有利哪一個有害。 |
衡門深巷 | 衡門;將木頭橫放作為門,指簡陋的地方。深巷:指冷冷清清的巷子。簡陋、偏僻、冷清的地方。 |
望衡對宇 | 門戶相對;可以互相望見。形容彼此住得很近。 |
敬恭桑梓 | 熱愛故鄉和尊敬故鄉的人。 |
杞人憂天 | 杞:古時國名;憂天:擔心天塌陷。杞國人擔心天會塌下來;寢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無根據的憂慮。 |
衡石量書 | 《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古時文書用竹簡木札,以衡石來計算文書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國政。亦作“衡石程書”。 |
匡衡鑿壁 | 《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后以“匡衡鑿壁”為刻苦讀書的典實。 |
荊棘載途 | 滿路都是荊棘。比喻環境困難,障礙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