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虎自斃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見“養虎自嚙”。
出處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你們養虎自斃,作繭自纏。”
基礎信息
拼音yǎng hǔ zì bì
注音一ㄤˇ ㄏㄨˇ ㄗˋ ㄅ一ˋ
繁體養虎自斃
感情養虎自斃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養虎自斃的意思解釋、養虎自斃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山不藏二虎 | 比喻兩人不能相容。 |
一斗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 | 送一斗米救人,人會懷感恩。送一石米給人會使人貪得無厭而反目成仇。指對人幫助要看時機與對象。 |
一虎不河 | 《詩·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原謂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后在元劇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顧一切。 |
一虎難敵眾犬 | 一只老虎打不過一群狗。比喻一個人的本事雖高,但打不過對方人多。 |
三人成市虎 | 三個人謊報城市里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重復多次,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
三人成虎 | 城里本沒有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說城里有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傳播;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
三夫成市虎 | 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同“三人成虎”。 |
三言訛虎 | 猶三人成虎。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進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擔風險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焉:怎么。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
不打自招 | 原指還沒有用刑;就自己招供了。現比喻無意中透露了自己的過失或心計。 |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 探:探測。不進老虎窩,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探:探測;安:怎么。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
不攻自拔 | 拔:攻破。不用攻擊就自動破滅。形容情節、論點虛謬,經不起反駁。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擊;自己就破滅了。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批駁;就露出破綻;站不住腳了。 |
不敢自專 | 自專:擅自專斷。不敢自作主張,獨自行事。有自謙的意思。 |
不由自主 | 由不得自己。指控制不住自己。 |
不知自愛 | 不知道愛惜自己。 |
不知自量 | 形容沒有正確估計自己的能力有多大。 |
不能自已 | 已:停止。指無法控制自己,使激動的情緒平靜下來。 |
不能自拔 | 拔:擺脫。不能將自己拔出來。指陷進很深的境地;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 |
不自滿假 | 不自滿,不自大。 |
不自由,毋寧死 | 毋寧:同“無寧”,寧可,不如。如果失去自由、主權,寧可去死。 |
不自量力 | 量:估計。不能估計自己的力量。指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 |
不請自來 | 不用邀請自己前來。多指不速之客。 |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 給他人便利,他人也會給自己便利。 |
與虎添翼 | 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幫助壞人,增加惡人的勢力。 |
與虎謀皮 | 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人去商量損害他人利益的事;絕對辦不到。后多指要惡人放棄自己的利益;純屬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