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己責躬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罪己:歸罪于己;躬:自己。責備并歸罪于自己。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9卷:“罪己責躬不可無,然亦不當長留在心胸為悔。”
基礎信息
拼音zuì jǐ zé gōng
注音ㄗㄨㄟˋ ㄐ一ˇ ㄗㄜˊ ㄍㄨㄥ
感情罪己責躬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罪己責躬的意思解釋、罪己責躬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己之私 | 指個人的私心、私利。 |
一己之見 | 指一個人的意見。 |
下車泣罪 | 舊時稱君主對人民表示關切。 |
不測之罪 | 指大罪,死罪。 |
不知者不罪 | 罪:責備,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 給他人便利,他人也會給自己便利。 |
嚴于律己 | 律:約束。嚴格地約束自己。形容對自己要求嚴格。也作“嚴以律己”。 |
嚴于責己,寬以待人 |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
嚴以律己,寬以字人 |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
事不關己 | 事情同自己沒有關系。 |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 認為事情與己無關,把它擱在一邊不管。 |
事必躬親 | 凡事一定親自處理。形容辦事認真。 |
二罪俱罰 | 罰:處罰。前后兩樁罪過一并處罰。 |
井臼躬操 | 井:汲水;臼:舂米;躬:親自;操:從事。指親自操持家務。 |
人一己百 | 別人一次就做好或學會的,自己做一百次,學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趕上別人。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舊時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會為天地所不容。 |
人己一視 | 待別人象待自己一樣。比喻待人沒有私心。 |
以功贖罪 | 贖:抵償。用功勞抵消罪過。 |
以天下為己任 | 把國家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 |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心思。 |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心思。同“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
以己度人 | 度:推測;猜測。用自己的想法來衡量別人;依據自己一方的情況去猜測別人的情況。 |
以己律人 | 用自己的主張去約束別人。 |
伐罪吊人 | 見“伐罪吊民”。 |
伐罪吊民 | 伐:討伐。吊:慰問。討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為發動戰爭的口號。 |
低頭認罪 | 低下頭承認自己的罪行。 |
何罪之有 | 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清白無辜,沒有過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