摛翰振藻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摛:發抒;翰:毛筆;藻:文采。施展文才,鋪陳辭藻。
出處《南齊書·丘巨源傳》:“普喚文士,黃門中書,靡不畢集,摛翰振藻,非為乏人。”
基礎信息
拼音chī hàn zhèn zǎo
注音ㄔ ㄏㄢˋ ㄓㄣˋ ㄗㄠˇ
繁體攡翰振藻
感情摛翰振藻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作文。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摛翰振藻的意思解釋、摛翰振藻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慮周藻密 | 藻:辭藻,措辭。密:縝密。思路嚴謹,措詞縝密。考慮周到,辭采細密。 |
振聾發聵 |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
一蹶不振 | 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不起來。比喻遭到失敗;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來。 |
振振有詞 | 理直氣壯的樣子。形容自以為理由很充分;說個不休。 |
彈冠振衣 | 整潔衣冠。語本《楚辭·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后多以喻將欲出仕。 |
發蒙振落 | 蒙:遮蓋,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搖動。把蒙在物體上的東西揭掉,把將要落的樹葉摘下來。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
振奮人心 | 振奮:振作奮發。使人們振作奮發。 |
玉振金聲 | 喻文章道德之盛。 |
振領提綱 | 提綱挈領。 |
稽古振今 | 指考查古事作為借鑒,以振興現代。 |
才藻艷逸 | 才藻:才情和文采,才華;艷:華美;逸;超逸。才華華美超逸。 |
彈冠振衿 | 見“彈冠振衣。” |
委靡不振 | 委靡:也作“萎靡”,頹喪。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
山節藻棁 | 古代天子的廟飾。山節,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畫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處豪華奢侈,越等僭禮。 |
雕鏤藻繪 | 比喻刻意修飾文辭。 |
振振有辭 | 振振:理直氣壯的樣子。形容自以為理由充分,說個沒完。 |
發蒙振聵 | 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 |
操翰成章 | 操:持,拿;翰:鳥毛,借指毛筆。拿起筆來就寫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
金聲玉振 | 用鐘發聲;用磬收韻;集六音之大成。形容聲音動聽。也比喻德行高尚;才學卓絕;比喻文辭優美。 |
揮翰成風 | 翰:鳥毛,指毛筆。握筆寫字,腕下生風。形容寫字作畫極為快捷和熟練。 |
如振落葉 | 形容輕而易舉。 |
發聾振聵 | 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也能聽到。發:開啟;振:振動;聵:耳聾。比喻言論文章等喚醒麻木糊涂的;給人以極大的震動和啟發。 |
摧枯振朽 | 猶摧枯拉朽。 |
染翰成章 | 謂提筆成文。 |
發蒙振槁 | 發:揭開;蒙:蒙蓋物;振:抖動。揭開蒙蓋物,搖掉將落的枯葉。比喻輕而易舉。 |
麗藻春葩 | 比喻美妙的言談。 |
萎靡不振 | 形容意志消沉。萎靡:精神頹喪;不振作;頹唐:消沉;振:振奮。 |
聲振林木 | 形容歌聲或樂器聲高亢宏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