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戈卸甲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拋:拋棄;戈;長矛;甲:盔甲。丟掉武器,扔掉鎧甲。形容在戰場上打了敗仗。
出處元·無名氏《開詔救忠》第一折:“則要你輸,不要你贏,可拋戈卸甲,佯輸詐敗。”
例子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回:“霎時已經死了一半,一半拋戈卸甲,沿海逃生。”
基礎信息
拼音pāo gē xiè jiǎ
注音ㄆㄠ ㄍㄜ ㄒ一ㄝˋ ㄐ一ㄚˇ
感情拋戈卸甲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形容在戰場上打了敗仗。
英語throw away weapon and armou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拋戈卸甲的意思解釋、拋戈卸甲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鱗半甲 | 原指龍在云中,東露一鱗,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一鱗片甲 | 見“一鱗半甲”。 |
上推下卸 | 把責任推給上級,卸給下級,自己卻不負責任。 |
丟盔卸甲 | 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景象。 |
丟盔棄甲 | 盔:作戰時用的金屬防護帽;甲:作戰時穿的金屬防護衣。為了逃命;把盔和甲都丟掉了。形容打敗仗時逃命的狼狽情形。 |
丟盔拋甲 | 見“丟盔卸甲”。 |
丟盔撂甲 | 丟:拋;盔:作戰用的金屬帽;甲:作戰用的金屬防護衣。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情形。 |
丹鉛甲乙 | 見“丹黃甲乙”。 |
丹黃甲乙 | 點校書籍,評定次第。 |
買牛息戈 | 猶言賣劍買牛。 |
以戈舂黍 | 用戈去舂黍米。比喻達不到目的。 |
倒戈卸甲 | 比喻放下武器認輸。 |
倒戈棄甲 | 倒:顛倒,翻轉;棄:拋棄。比喻放下武器認輸。 |
倒戢干戈 | 見“倒載干戈”。 |
倒持干戈 | 猶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
倒持戈矛 | 猶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
倒置干戈 | 倒著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 |
倒載干戈 | 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
偃兵息甲 | 偃:放倒。放倒武器,收起盔甲。指停止戰爭。 |
偃武息戈 | 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
偃甲息兵 | 甲:古代作戰時穿的護身服。兵:兵器。停止戰爭。 |
偃革倒戈 | 指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
入室操戈 | 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擊他。比喻引用對方的論點反駁對方。 |
兵戈擾攘 | 兵戈:武器,指戰爭;擾攘:紛亂。形容戰爭時期社會動蕩混亂。 |
兵戈搶攘 | 兵戈:武器,指戰爭;搶攘:紛亂。形容戰爭時期社會動蕩混亂。 |
鳳毛龍甲 | 鳳的羽毛,龍的鱗甲。比喻珍貴之物。 |
前徒倒戈 | 前面的部隊投降敵方,反過來打自己人。 |
化干戈為玉帛 | 比喻使戰爭轉變為和平。 |